top of page

Book Review: 《九評地產黨:香港輿論界抗擊地產霸權》地產黨宣言: 地產主義社會?地產商治港?貫徹地產商對港全面管治權?地產階級先鋒隊?

Updated: Oct 18, 2021

#地產主義社會香港 #地產商治港 #地產商對港全面管治權 #地產黨宣言 #九評地產黨

FILE PHOTO: Book Review of《九評地產黨:香港輿論界抗擊地產霸權》  Image © 次文化堂
FILE PHOTO: Book Review of《九評地產黨:香港輿論界抗擊地產霸權》 Image © 次文化堂

Authors: Wan Kan CHIN; Wing Ping, Joseph WONG; Kwong Tak, Albert LAI; Max WONG; Zunzi; Kwok Ming MA; Zhisen WU; Yingqi HUANG; Po Keung HUI

English: Nine Commentaries on the 'Developer' Party of Hong Kong

ISBN: 9789629922597

Publisher: Subculture 次文化堂 (Hong Kong, January, 2011)


The real media/real journalists/real intellectuals speak for the most voiceless/unheard social class, which is in the best public interest. However, the ''advertiser'' corporate media speaks for the advertising revenue of the financial and real estate sector, and even the so-called state media speaks for the collus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真媒體/真記者/真知識分子都是為最無聲/失聲的社會階層而發聲的,這才最大限度合乎公眾利益。然而,廣告商媒體為金融地產的廣告收益發聲,甚至所謂官媒則為官商勾結發聲。

溫故知新之際,讀者需要徹底唾棄完全愚蠢和盲目的顏色政治的二元論框架,同時拋開為自私自利玩弄「愛國」 符號愛國牌照」政治浮誇風。 其實,「愛國賊」和「賣國賊」都是禍國殃民,自我異化,為反而反,為撐而撐,一昧只想取消異己,最終敗壞社會秩序的「喊喊口號,擺個姿態」的政治機器人,因此這些都必然構成對文明社會及其傳統道德觀的極大威脅。


愛國愛港守法市民都心裡最害怕,也最不敢面對的事實和疑問是如下:


Q. 究竟中共及其中國政府支不支持地產霸權?(有膽子的真愛國愛港者應該直接問清中共這個核心問題
A. 坦白而言,除了美帝以外,中共也是地產霸權的保護者,因此中美矛盾地產霸權的最大政治商機。中共需要依賴地產寡頭管治香港(最大的官商勾結)是已經''寫''在《中英聯合聲明》附件3第4款原來僅限於過渡期,然而回歸以後,這管理模式(即依靠壟斷資本管治)也持續至今中共的國家機器也都以跨世代的方式延續了這個管制模式(中國特色之一,所謂跨世代是指中國的情報機構的任務不受領導人的轉換而改變),因此之故,過去所謂反對派及其黑暴的主張雖含有些致命的錯誤(如在搞不清楚敵我之下,盲目依靠美帝過度盲信雙普選的效果空想的港獨主張等),但絕非毫無道理或完全脫離社會脈絡的(譬如,2019年的黑暴明明是4高的政治衍生物)。他們反對派過去屢次指摘過:中共任命的政府偏幫地產霸權,所以需要真普選 ,沒錯,前半是有一定道理的,後半部則是天真的,錯誤的。反正聯合聲明本身證實了中英兩國政府執政黨都扶植了地產霸權,然而在此議題上所謂「建制派」只指摘英方而已。這顯然是片面的。有關後半部,是因為壟斷資本不僅壟斷港府的經濟基礎也透過其代理人壟斷政府法定機構,即使在立法會及特首選舉都實現「真普選」也根本撼動不了僵硬的,‘旋轉門’的政府體制。而且,政策運作的核心決策機構都是委任制的,因此拆局了,重組了,換了全班人之後,還不得不從他們寡頭聯盟的自己人中選拔「新人」,同質性極高,沒完沒了,一再周旋。這也是寡頭勢力對KOL的社會壟斷所致。
香港四高政策的責任不僅在於港府,美帝和地產寡頭,也理所當然地在於中共身上。有權力就有相應的治理責任。
誠然,「共產黨」 馬克思主義/國際主義無產階級革命黨?在實踐層面上,真遺憾,已不存在共產黨;目前的「共產黨」是指由一群裙帶資本主義勢力利用共產黨所創造的國家機器''謀幸福''的另類政權,最合適的名稱則是中華民族復興黨新中國國民黨對內地自己採取‘共同富裕’‘反壟斷’(反壟斷,這還不算社會主義獨有的政策),而依然對香港採取‘地產霸權50年不變’雙重標準的。不能全怪美帝雙重標準。賊喊捉賊,其身不正,何以正人?應當「撥亂反正」 可能,習近平在努力做這種糾正,但已表明不會涉及香港
基於以上情況,愛國愛港市民應該對「共產黨」 保持適當距離,絕不能像過去一樣盲目投靠它,也要在「共產黨保護地產霸權」大前提重新調整解決本港深層次矛盾的戰略戰術,以免重演1997年,2008年,2021年的失誤。本港有過三個能夠解決地產霸權的機會,第一次是回歸(末代港督彭定康在90年代開始規劃,然後董建華執行的最優秀港府政策八萬五,但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摧毀了它,美帝首次明確協助了地產霸權,結局就是孫九招)之際,第二次是美國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過後,第三次則是黑暴熄滅之際(今年)。從中英聯合聲明以來,美帝「共產黨」以及大陸資本家及其壓力團體(默默在暗地裡劫持法定機構,並伴隨地產霸權,以利在中港基建項目中撈取私利,他們也在中間挾持香港基層和中央,堵塞基層與中央的直接溝通)都在始終保護地產霸權
馬克思本人的科學社會主義絕非國家資本主義,也絕非國家社會主義(即官僚階層代替勞動者階級推動社會主義,這容易蛻變成國家資本主義)。馬克思所指的共產主義組織是指''片面的''勞動者階級政黨,這才是它的革命性 / 政治純潔性所在。真馬克思主義的目標是解放全世界所有的勞動者階級,這同時理所當然地包括所有民族的復興,而非追求實現中華民族自己的全面復興。前者是國際主義,後者則只不過是國家主義捨棄階級鬥爭理論,捨棄計劃經濟的探索,讓資本家控制60%以上的國家經濟,並叫87%(2018年)的勞動者階級處於被資本家支配的狀態都稱不上什麼馬克思主義。良心建議,「共產黨」 應該正名為「中國地產黨」「中國資產黨」「中華民族全面復興黨」「新中國國民黨」(記得創造中共的不是孫文,而是陳獨秀)

本書作者們都在此書中極力避開了藍黃顏色政治的陷阱,並且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思想自由,是因為他們都確實做了具體情況的具體研究。這值得激賞。


本書的主題(地產霸權;地產黨;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壟斷資本;跨行業寡頭集團)是全港市民關注的政治經濟民生議題(政治,經濟,民生此三者都是三位一體的,是因為階級社會的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都是相互滲透的辯證矛盾)。真遺憾,那些愛港知識分子們真心撰寫的不僅是十年以前的香港社會,也仍然是今後的香港社會


Q. 最大香港政治經濟民生問題是什麼?
A. 四高政策(高地價,高樓價,高租費,高物價)。


施政報告》為地產霸權及其四高政策(四高:高地價,高樓價,高租費,高物價)的未來鋪路


此月全港最熱門最冷門的政治議題乃所謂''北部「賭」會區''以及''「錢」海鐵路''等等原來都是1977到1982年進行的Mightycity天水圍新市鎮發展‘鬼劃’大製作翻版(有些大陸資本家無知和誤解,該天水圍新市鎮規劃的問題重點在此絕非睡城與否)。甚至,不像一些偽學者專家的敘事,所謂「新中環」也不是什麼新概念既有概念的重新包裝而已。如2009年底港府為高鐵推銷的「建設西九龍核心商業區」 概念正是建設「新中環」的最初案例(當然至今並沒有構成預期的「新中環」)。中港之間的所謂「發展」或「成長」建設項目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只要檢驗這些大白象工程項目的效益即可。譬如,不管黑暴或疫情,「西九龍核心商業區」第一「新中環」的高鐵香港段都一直處於巨額虧損,即使在2019年黑暴前的高峰期也沒有到預期的每月240萬名,結局港府每月都得燒5,000萬港幣的公帑;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港珠澳大橋也嚴重超支,自從2018年10月24日開通到2019年10月7日為止看的每日車流量也僅達預期的一半而已,甚至今年1月立法會又為了超支申請了15億撥款記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基準」(實事求是) 。


無論完不完成「北部都會區」,都一樣能夠吹起北部大炒風已成現實),為地產霸權的全港全面剝削而「拆牆鬆綁」(新自由主義)。最後,即使投機勢力預期無法完成「北部都會區」也可以提早套現避險而已。甚至,確定無法完成時債務將會是由全港市民不得不用公帑埋單的。

那,《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此一概念是否正面? 從極端愛國愛港的角度來看,''北部「賭」會區''以及''「錢」海鐵路''的「方向」都是十分積極正面,完全正確的,只是香港和深圳兩地全面整合才是最徹底的「發展」概念。不過,有些御用學者說:「過去殖民地政府以及港府只顧中環及其港島的建設」是個歷史認知錯誤,是因為「建設西九龍核心商業區」正是首次提出「新中環」建設概念的案例。結局呢?真遺憾,「北部都會區」仍然停留在「一邊一區」的舊思維。看來方便吸乾大陸熱錢的目的已明顯。
此外,另外特別要注意的歪論是,誤以為蓋了建築物,就等於有了該產業」 。譬如,蓋了創科產業的辦公大樓(所謂創科中心)就會等於有了創科產業;蓋了體育學院的大樓就會等於有了體育產業; 蓋了公務員學院的大樓就會等於有了滅私奉公的愛國公務員團隊等。這些都特別強調蓋建築物,也就是地產商的利潤發展項目。甚至,香港目前已經有國內外創科/科技公司在港營運(如2020年,香港初創企業數目增加6%至3,360家,其實已經有了‘產業’,只是特別在北部邊境集中蓋了‘創科’辦公大樓群及其附屬的住宿單位,在港島和北部之間的地理位置對深圳或科技企業而言差別不大,是因為他們都是科技公司嘛!甚至他們公司也有深圳辦公室或總部格外需要在港島和深圳之間另外開設辦公室嗎? 該概念本身已包含了嚴重的邏輯齟齬
基於此情況,所謂「為基層增加供應與此衝突,是因為在中國創科公司的科技人員都是相對富裕的上樓族「北部都會區」是創科中心,理所當然地以高薪創科技術人員及其家族優先居住。此政策安排與口號「為基層增加供應已形成了極端邏輯矛盾
這一點也表明了北部都會區」與「解決深層次矛盾」本來是兩碼事。他們需要科學說明為何蓋了北部「賭」會區就等於「解決深層次矛盾」? 為何蓋了「錢」海鐵路就等於「解決深層次矛盾」?
中港政府建制之間暗地裏活躍的大陸資本家及其壓力團體(如香港經貿商會李秀恒李秀恒不僅是政協地產發展商莊士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利益代表也是有慣性騎劫多重法定機構公職的香港典型政客,當然不把深層次矛盾放在眼裡,喊喊口號增加供應,輕輕帶過了事,意在海),誠然,港府及地產霸權寡頭集團將本來屬於不同的政治經濟方案混雜在一起包裝,而為他們自己謀利而已。結局就是贏得4高政策50年不變北部大炒風(這與成不成功建設都會區無關)。在黑暴期間,同情和庇護大陸資本家們的香港市民現在才看到了作為地產霸權伴隨者的它們的人心黑暗,投機心態及其浮誇風(到處一昧誇獎並推銷,現在連原來的批判性思維都看不到了)。原來,如支持去勢逃犯條例的中華總商會(民建聯)及盲撐「北部都會區」的香港經貿商會等,''韜光養晦''的大陸資本家們不僅未為遭受地產霸權抹黑的新移民發聲,現在回過頭來看他們的政治行跡就發現,反而這些人一直以來默默擔當地產霸權的伴隨人愛國愛港市民應該注視這些暗地裡協助地產霸權的在港大陸資本家們的政治角色
在實踐上,建設「北部都會區」和「解決深層次矛盾」都是完全不相關的不同政策。

Q. 解決地產霸權/4高/深層次矛盾真方法是什麼? 地產霸權自己熱烈鼓掌推銷的所謂增加供應」嗎?
A. 反壟斷。是因為4高的經濟基礎壟斷資本過去「增加供應」也不斷讓4高破頂的歷史以及「八萬五」的沈痛教訓是缺了反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