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ong Kong Intelligence Report #23 一產專制的香港:什麼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駱惠寧 Luo Huining and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Updated: Oct 16, 2021

#HongKong #Intelligence #Report #香港情報分析 #OSINT


Hong Kong Intelligence Report #23 一產專制的香港:什麼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駱惠寧 Luo Huining and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PHOTO FILE: 什麼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What is Hong Kong's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 ©Ryota Nakanishi
PHOTO FILE: 什麼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What is Hong Kong's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 ©Ryota Nakanishi

深層次矛盾的概念 (三大方面;共五點)


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共有五點,遍及香港的經濟、政治和民生三大方面。


溫家寶2010年3月14日說,


第一,如何發揮已有的優勢,繼續保持和發展香港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地位;


第二,如何結合香港的特點發展優勢產業,特別是服務業;


第三,要利用香港毗鄰的優勢,加強與珠三角聯繫,內地的廣闊市場、內地經濟的迅速發展是香港今後發展的潛力所在;


第四,香港人要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團結一致,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他說,香港今後不僅會在經濟上還有很大的發展,而且,還會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政治


第五,溫家寶特別提到:「還有兩點不要忽視,一是注重改善民生,二是發展教育。」


READ MORE: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315/00176_014.html


依照2020年的觀點來看,當時溫家寶暗示的是應善用香港既有優勢的,產業轉型,本地能吸收內地經濟發展果實的,與內地大灣區經貿整合,以及終結香港內部政治矛盾損害國家和本地利益的,民生改善,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


如上所述,深層次矛盾的概念涵蓋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不過,溫家寶並沒有提及到底誰造成了深層次矛盾。深層次矛盾不只是人民內部矛盾,也已經是中國最嚴重的敵對矛盾了。因為深層次矛盾的概念本身是涵蓋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所以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方法理所當然地涵蓋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這不會有只解決政治制度問題的適當方法,也不會有只解決經濟制度問題的適當方法。香港既得利益者們只想要把它扭曲為奪取全面管治權的敘事和手段。他們只要以雙普選來搞實質港獨。


從一國兩制下的港英殖民地應轉化為一國兩制下的中國香港


改變選舉制度是次要的,也根本不會改觀。香港真正需要的則是全面性的去殖民地化,去殖民化,去壟斷資本化的果斷改革以外無法去除深層次矛盾。同時需要以中資推進產業轉型和重構香港的統治階級才是必要的措施。最後從一國兩制下的港英殖民地轉為一國兩制下的中國香港。


誰需要阻礙中國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阻礙產業轉型的是地產霸權所體現的一產專制的香港社會統治階級阻礙順利分配經濟發展果實的是需要僵持和擴大貧富差距的,由地產霸權所體現的一產專制的香港社會統治階級,阻礙中央政府對港有效施政的是地產霸權所體現的一產專制的香港社會統治階級,阻礙解決民生問題(造成和需要維持貧富差距)的是地產霸權所體現的一產專制的香港社會統治階級,阻礙愛國教育(戀殖民媚外)的是地產霸權所體現的一產專制的香港社會統治階級。


買辦,外部勢力,地產霸權和港英餘孽的合作是中國的國家安全問題。毒品販售和暴力組織的黑道也屬於反中反共組織。反中亂港是強大的經濟和社會霸權投資和經營的事業,離不開統治階級的策劃和不斷謀利的政治經濟陰謀詭計。絕非合乎草根無產階級利益的階級事業。


2019年9月4日新華社發表的題為《香港修例風波背後的一些社會深層根源》的文章,香港既得利益統治階級的政治代表之一,支持黑色反對派的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認為這大概代表了中央政府的看法


除了滲透建制的香港01之類的變種以外,反對派媒體普遍認為所謂深層次矛盾是缺乏政治改革,即缺乏所謂真普選/雙普選。這觀點的建制派陣營代表是林鄭的選舉顧問,香港總商會主席夏雅朗他們認為深層次矛盾是上層建築的問題。


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2020年1月6日發表的題為《解決深層次矛盾,只欠決心》的文章則只不過是其論調的變體,即他曖昧地認同深層次矛盾本身是屬於經濟民生層次的,然而其解決方法是政治改革,即所謂真普選/雙普選。他特別強調了香港沒有執政黨與反對黨輪替組成政府的機構,它僵化了特區政府專門服務既得利益的長期趨勢。他把問題歸結於上層建築,即政府的產生辦法,而不是寡頭壟斷本身。這論調明明也是服務七個月黑色暴動所代表的既得利益的訴求和主張。我們看到了此兩種港英餘孽,地產霸權既得利益勢力的說法。


READ MORE: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解決深層次矛盾,只欠決心-202604


的確,上層建築確有問題,行政與司法都有港英餘孽所滲透,並搞無間道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也是港英餘孽右派的建制派的典型人物。其本質和主張與港英餘孽左派的反對派沒有差別。選舉制度本身的改革並不等於民生改善,看台灣在1996年3月23日實現了總統直選制度後,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一直到蔡英文卻都是犧牲基層的新自由主義的推手。


READ MORE:

http://www.rfi.fr/tw/政治/20200104-2020台灣大選回顧威權邁向民主與選制沿革


一產專制/一產霸權的香港


香港在壟斷資本的經濟基礎上,改變選舉制度的後果只會是壟斷資本的一產專制,比現狀更讓壟斷資本將徹底掌握香港管治權淪為實際上的港獨狀態。香港特產的買辦們都會有機會從中國奪取香港的命脈。別忘記香港在政治經濟上仍處於1949年解放以前的世界和心態戀殖民地時代的病態尤其貫穿了教育和媒體。誠然,選舉制度本身的問題是次要的,除了想要奪取全面管治權的寡頭壟斷和買辦以外,並非優先的議題。


在物質上,困擾香港勞動者階級的不是選舉制度,而是壟斷資本所造成和僵持的持續惡化的貧富差距。不過,容納和服務壟斷資本的上層建築也是構成貧富差距的一部分,高樓價政策,不發展棕地,而為地產霸權搞明日大嶼的政策就是服務地產霸權的。土地供應不足以外,建設公屋速度遠遠落後,土地供應後還要花好幾年才建好一棟公屋是失策的,根本無法,也無心回應已經失衡的需求和購買能力。香港與內地合併以增加土地的想法散見,與大灣區整合會帶給香港紓困等見解也散見,不過,都不會涉及到解決壟斷資本的香港問題的內因紓困並非斬草除根。


香港最大最強的反共反中社會勢力不是個別的反對派議員,而是只有富可敵國的壟斷資本而已。


新華社在其文章《香港修例風波背後的一些社會深層根源》說:「修例風波的背後有着一些香港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這些經濟民生方面的矛盾成因複雜、長期未能解決,積累成巨大的社會問題。」


很多青年眼中,未來缺乏亮色,都說青年人代表未來,但在很多香港青年眼中,未來缺乏亮色。


已滿35歲的司機小鄺酷愛摩托車,每到週末都會駕駛著大功率摩托車在郊野狂奔,這時候的他豪氣勃發。但一談起未來,情緒就低落下來。“未來,我們有未來嗎?”沒有房子,與家人擠住在一起,談了多年的女友無法結婚,生兒育女的念頭早已沒有了。租房?30平方米房子月租金動輒八九千港元,小鄺每月進項不過1.5萬港元左右,如何能租?至於攢首付買房,更是想也不要想。你攢錢的速度絕對比不過房價上漲的速度。


對比一下香港房價上漲幅度和收入上漲幅度可以看得很清楚:目前,香港不同區域、房型價格不等,但絕大多數都在每平方米20萬港元以上。而月收入呢?一位市民向記者表示:“20年前,大學畢業生就拿一萬港元了,20年過去,漲到一萬二、一萬三,這20年,物價漲了多少?算上通脹,大學畢業生實際是貶值的。”


按國際勞工組織2018年的數據,從2008年到2017年,內地的實質薪資成長率達8.2%、澳門1.6%、韓國1.2%,台灣的實質薪資成長僅0.2%,香港甚至落後於台灣,只有0.1%。而從2004年至2018年,香港房價漲了4.4倍

  

正是房價高漲、薪金收入停滯,導致香港自有住房比例下降,從2003年至今,香港的住房自有率從53%下降到48.9%。這個數據的背後,是財富更加集中,是多少青年自有住房夢破滅。


READ MORE:

https://sina.com.hk/news/article/20190904/0/1/2/新華社-香港修例風波背後的一些社會深層根源-10588895.html


政治,經濟,民生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都是三位一體並不只限於其中一個領域


上述明確地概括了外部勢力和反對派隨時可以發動暴亂的溫床,民生領域的深層次的矛盾即房價高漲、薪金收入實際減少。這不可避免地涉及了勞動問題。本港勞動權益的不足助長了低薪金,低社會福利與房價,物價高漲之間長年嚴重失衡,甚至每下愈況。同時這不僅是經濟領域的跨行業集團的壟斷資本問題,也涉及到服務和庇護壟斷資本的政府,司法和媒體的問題。政治,經濟,民生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都是三位一體。並不只限於其中一個領域。


香港的所謂建制派媒體,如大公報=文匯報的評論追隨了上述觀點。其實,暴動不是為了買樓,有無樓房都不是暴動的訴求,的確,暴動的訴求本身不是勞動者階級的階級訴求,而是為了已經有好幾棟豪宅,愛炒樓的統治階級所訴求的奪取政治經濟霸權的顏色革命外部勢力政治利用其香港內部矛盾,反中反共統治階級的心態和長期對中策略而已。問題的主軸還是在於內因,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即造成深層次矛盾和中港矛盾的既得利益勢力。在此只看外部勢力的片面的反帝論調極為愚蠢,反而庇護了內部勢力


大公報的時事評論員溫滔淼在2019年10月25日以題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在哪?》發表了與新華社一致的看法。


階級矛盾日益尖銳、階級流動性越來越低,才是香港的本質性矛盾「有沒有樓」只是使到矛盾激化的一個因素。為免遭到敵視,部分既得利益者才需藉着亂港派、部分媒體乃至是所謂「學者」之口,轉移群眾視線,使到不明真相的市民,以為「身份認同和捍衛核心價值」是問題根源。若非如此,身處上層階級的沈副教授又何需一再跳出來,重申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不在於「有沒有樓」呢?


READ MORE:

http://www.takungpao.com.hk/opinion/233119/2019/1025/365491.html


盲點:反帝論調以及反地產霸權論調都避開了對資本主義本身的批判


在階級社會,階級矛盾當然是敵對矛盾。溫滔淼的論調也避開了直接抨擊壟斷資本和服務壟斷資本的貪腐官僚。階級流動性的問題,即貧富差距僵化的問題是政治經濟問題。那也是結果,原因則是資本主義本身以及其畸形現象的本港壟斷資本。反帝論調以及反地產霸權論調都避開了對資本主義本身的批判,而只批判資本主義的特殊現象,即地產霸權的跨行業壟斷資本。連這個也很難做到。


香港建制,反對派媒體如何對駱惠寧擔任中聯辦主任反應了?


如果要知道地產霸權的心聲,就最好看地產霸權擁有股權或收購廣告服務的媒體如何為統治階級報導新聞。


作為美帝媒體之一的Yahoo香港理所當然地站在地產霸權的立場。在2020年1月7日刊登了雅虎專欄作家李鴻彥專欄,其實李鴻彥是反對派立場新聞的。立場新聞介紹:


ASIAM 數據分析及策略總監,鏡子裏的陌生人,較常呈現的是過去現在於《新報》、《文滙報》、《明報》、《信報》及《now 寬頻電視》的打工仔身份,輔以筆名爬格的專欄作家身份,偶爾文藝,戲書相畫劇。對看似複雜乏味,被稱為憂鬱科學(Dismal Science)的經濟學興味盎然。以普選評議員身份肩任學生會評議會主席的大學年代,明白立法、行政、仲裁與傳媒四權分立相互制衡的重要,被第四權灌溉成長、分裂的陌生人。


READ MORE:

https://www.thestandnews.com/author/joelee/


信報》及《now 寬頻電視》都是李嘉誠的媒體。雅虎專欄作家李鴻彥以題為駱惠寧「硬搞」地產霸權》寫道:


駱惠寧治下將山西省的收入多元化,打破以往政商均過份依賴煤企的習慣。截至於2019年上半年,山西省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達8357.6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7.2%,較全國的6.1%高出0.9個百分點,亦遠超山西省全年及半年預測的6.1%及6.7%。特別的是山西不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