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Intelligence Report #46 地產霸權的大樓慌 - 港人的萬年浩劫 - 法定機構的裙帶資本主義式壟斷
Updated: Oct 3, 2021
#Translation #地產霸權的大樓慌 #港人的萬年浩劫

IMPORTANT
閱讀法定機構的成員名單和他們的履歷,是為了真正理解香港新聞、最近發生的事件和這個城市的既得利益者的兩面派公關活動的隱藏含義。
實際的政府法律/ 政策提案/ 議案是通過建制內的法定機構草擬和咨詢的,而不是主要由立法會單獨起草。所謂法定機構,如香港貿易發展局理事會,市建局和城市規劃委員會等。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其法定機構是真正的主要法律制定者和政策執行者。在實踐中,立法會唯一剩下的政治功能是三讀、提意見和在財務上批准它,而大多數個人議案基本上都只是無拘束的"建議"而已(與政府議案對比,光是連個別立法會議員的"建議"也往往難以取得"通過")。
市民嚴重誤解的是自動化地將香港的立法會與一般國家的國會的實權功能混為一同。所謂香港立法會議員僅多是某些私營利益集團派來的公關大使,是因為香港政府才是具有實權的主要立法者。
法定機構的公職持有人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體制中真正享受到'直接民主'的人(雖然是委任的;那就更加方便省錢)。事實上,民主在香港確實存在。然而,此最高質量的民主只提供給那些來自統治階級的極少數特權者而已。
這就意味著只要旋轉門對當地的既得利益者自由開放,即使是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真"普選或任何其他"愛國""民主"的進步改革也都不能對現狀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不僅是著名的"立法會議員"或"區議會議員"(政治家),你還可以在法定機構中仍然找到一些"失蹤"的政治家。甚至如今一些反華暴徒和反對派也依然佔據了法定機構的職位(公職)。
令人驚訝的是,目前對"反對派"人物的"肅清"並不包括香港特區的法定機構。結果就是,唯限在立法會和區議會層面的'肅清'力度遠遠不夠,而既得利益者/資本家私人利益/壟斷資本卻荒唐地在法定機構中大行其道。一個私人利益集團的代表除了在私營機構從事行政、學術、法律或專業的"全職"工作外,還同時佔據了法定機構的至少2至19個"全職"頭銜。這無可否認地證實了大衛·韋伯(1965-)在2010年的分析是正確的,但任何個人在機構中連擁有兩個頭銜也都是十分荒謬的,因為一個正常工作者只能專注於一個'全職'工作。因此,這絕不合乎勞動者的社會常識和想像,是個離譜離地的本港社會問題的因素, 而不只是違不違反6個頭銜限制的問題。(1)
一般來說,法定機構作為政府體制的一部分,要管理政府的政策、運作並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因此它不應該被資本家私人利益所嚴重滲透和支配。任何商界私人利益(私營利潤主導)及其代表都必須被排除在"公共服務"(公職)的編制之外,以便作為政府機構奉公無私地充分服務社會各領域及其公眾。即應該由純公務員在實際工作中全面主導和運作所有的法定機構。相反,來自私營機構的個人應該被排除在公共部門/法定機構之外,因為資本家的私人利益代表只為資本家的私人利益服務。換句話說,資本家在社會裡面的唯一目標是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價值。資本家只尋求自己的利益和利潤,而總是以社會為代價。讓資本家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透過公職來剝削公共利益是個致命的錯誤。 香港特區被劫持的法定機構只是他們牟利的絕佳工具而已。
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的勾結(官商勾結)意味著裙帶資本主義。香港特區建制的裙帶資本主義是真實存在的。這只需要自己去查一下法定機構就好了。請看《經濟學人》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香港身為地區在2014年和2016年排名第一。 (2)(3)(4)
上述情況完美地解釋了最近在香港發生的新聞事件:
1. 2021年9月17日,受人尊敬的媒體之一,REUTERS(實際上是香港總商會的成員,名為Thomson Reuters Corporation;HKR0102)(5)獨家報道了Clare Jim和Farah Master的"北京通過加強控制向香港的富豪們發出信息:服從命令"。不管他們的意圖是什麼,這條新聞都在政治上為香港即將到來的"改革"營造了高度積極的氛圍。 關於這則新聞及其後續影響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房地產寡頭們的公關反應可能而且只會始終與他們在2021年9月25日對這則新聞的反應相同(閱讀東方日報A1:房地產商願解樓荒等政府鬆綁)。此外,他們剛剛重復了2021年7月16日對夏寶龍要求的完全相同的公關反應。
簡而言之,即使來自中央政府的壓力是真的還是假的,香港的壟斷資本寡頭們會以一再同樣的方式做出敷衍的反應。而他們也已確實如此反應了。它依然沒有否認2021年7月16日的官方要求/路線。
2. 為什麼對法定機構的研究在這方面如此重要?因為它駁斥了香港寡頭和《東方日報》等企業媒體為廣告主(地產霸權)所做的輿論操縱和表裡不一的新聞宣傳。在這一段時期,那些支持房地產寡頭的宣傳新聞、建議和評論的性質是否認這個城市的壟斷資本的社會責任。相反,他們往往傾向於片面地把一切都歸咎於香港特區政府身上,而這些私人利益/商業部門/壟斷資本/寡頭也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法定機構中佔據主導地位。實際上,就社會整體而言,所謂地產霸權是官商勾結的總體。
壟斷資本寡頭集團不僅壟斷了香港的各行各業的經濟命脈,甚至也壟斷了政府機構。這就是為什麼不得單方面指責特區政府。
3. 囤地,操控樓房供應(空置率極高)的炒樓炒股投機行為是由他們地產霸權/ 商界壟斷的法定機構來促成的。官商勾結的法定機構有系統地推遲/送來送去/派生耗時來維持高樓價政策,因此地產寡頭不能把整個香港特區政府當作代罪羔羊。相反,房地產跨行業寡頭勢力現在正在試圖劫持"改革"和當前氣勢,以利於放鬆反投機的管制和障礙。例如,放鬆或撤除針對'投機'的補地價政策及辣椒,而那些虛偽的房地產寡頭同時卻一再發誓要通過'自願支持'政府來增加土地樓房供應結束房價上漲。換言之,在實踐上,通過加速投機來解決房價和房地產股價的投機問題?即使真反中亂港禍港勢力地產霸權成功矇騙所有的大陸人,也仍然騙不了深受其害的所有的香港市民。
官商勾結的假改革的最佳例子乃改壞強拍條例來讓地產霸權得逞賤價取地取樓。在2021年9月29日藉機發出此消息的港英餘孽,幾乎所有的港媒為了地產霸權及其地產股市反彈(整體收漲0.67%; 新世界發展(HK:0017)漲4.23%,新鴻基地產(HK:0016)漲3.74%,長實集團(HK:1113)漲2.94%,恒基地產 (HK:0012)漲3.25%)欺騙市民了(即將新自由主義的拆牆鬆綁措施包裝成''改革''了)。這絕非為了增加什麼供應,而是為了方便囤地炒樓炒股。這正是港英餘孽,港媒與地產霸權寡頭完全協調勾結的反擊。在此,真正的終極禍港黑手們明確現形了。記得地產霸權代表石禮謙在黑暴期間2019年10月29日公然讚美港獨五大訴求了,然而至今沒有任何政治勢力敢DQ他。看來他背後的真正的香港主人們大過所謂''愛國''勢力。
香港政治騙局:''增加供應''的口號是用以將方便囤積土地和樓房的詭計包裝成''改革''的語言詐術。地產霸權以廉價獲取和積累土地或樓房還不叫做''增加供應'',是因為它仍然只是地主資本家的手裡積儲而已。在此它還不進入市場交易,而最後落到消費者的手裡,並滿足該消費者對其使用價值的需求。只有這樣確實完成了這個流通的過程才稱得上''供應''。 香港的致命問題是缺少保障和調節''供應''的主宰者。
黑暴疫情是一時的,而地產霸權是長久(永久?)的浩劫。
4. 民建聯的建議(2021年9月23日),即重組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這與香港寡頭的建議相同。 如房地產寡頭的直接代表,最資深自動當選議員石禮謙在2021年7月15日的提案。
5. 無論是與香港國安法有關的"肅清"還是基於共同富裕的"反壟斷"改革,法定機構都不應該被豁免。否則,改革的結果會適得其反,或被扭曲,甚至最終無效。應當果斷地進行全面肅清以及全面反壟斷。
6. 如果我們看看優秀的澳門及其壟斷性博彩業現在的趨勢,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政策傾向就很明顯了。彭博社在2021年9月24日報道了"中國打擊賭場是改造澳門的一部分"的消息。中央政府對REUTERS和彭博社的報道仍未發表官方評論。
7. REUTERS在2021年9月17日的獨家報道也揭示了所謂''建制派''中一些背信棄義的不可靠兩面派人物。例如,劉兆佳、梁振英和林鄭月娥在這方面公開'袒護'了香港寡頭,地產霸權。從技術上講,他們用了'兩制'對抗'一國'。在此,所謂'一國'就是'共同富裕'。
8. 香港和澳門都應分享"共同富裕"的全中國的治國理想,以便讓自己真的融入整個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大局中。
本文旨在研究大衛·韋伯 / David Webb(1965-)對香港特區法定機構的分析是否正確,以便準確理解香港近期的政治和經濟事件。
ALSO READ:
FACTS

註釋:a)近期兼任過或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制內公職; b) 在工作崗位上,房地產/建築/發展商相關的或接近/接觸的。
Administrative Appeals Board / 行政上訴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RICHARD KHAW SC 許偉強, 藍德業, Elaine Liu 廖玉玲, 彭耀鴻, 張焯堯, 何思鎇, 何沅蔚, 江嘉惠, KWOK Sin Tung, 郭善彤, 鄺雪詠, 劉詠蒑, 劉應東, 唐以恒, 曾思進, 黃朝龍, 黃婉儀, 楊至鏗, 葉麗華, 容慧慈, 黃海韻);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陳德鳴, 馮熙偉, 郭永聰, 麥燕薇, SZE Kyran 施家殷, 唐以恒, 謝永豪, 黃朝龍, 胡錦輝, 姚逸明, 葉思進).
Advisory Board on Licensing of Plumbers / 水喉匠牌照諮詢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Vincent Ho Kui Yip 何鉅業, 鄭偉業, 鄧銘心, 黎志輝, 廖冰清, 馬育英, 潘偉宜, 黃炳輝, 李志堅, 譚國榮);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Vincent Ho Kui Yip 何鉅業, 鄭偉業, 何文堯, 鄧銘心).
Advisory Body on Third Party Funding of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 / 第三者資助仲裁及調解的諮詢機構: a) recently holding one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Victor Dawes SC 杜淦堃);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
Regulation of Private Healthcare Facilities / 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周雨發, 勵冠雄, 黃耀佳, Chair Sek Ying 車錫英, 蔡堅, 何兆煒, 郭寶賢, 劉家獻, 梁超敏);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
Advisory Committee for the Fire Safety (Buildings) Ordinance and the Fire Safety (Commercial Premises) Ordinance / 消防安全條例諮詢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吳建城, 鄺偉倫, 何志信, 黃向榮, 黎兆麟, 郭柏威, 黃鑫炎, 李國華, 梅國威, 楊學恒);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吳建城, 鄺偉倫, 何志信, 黎裕良, 黎兆麟, 郭柏威, 劉佩荃, 張仁貴, Daniel Chad McKee).
Advisory Committee on Travel Agents / 旅行代理商諮詢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黃錦沛, Chu, Buston Yat Chiu 朱溢潮, 鄭嘉儀, Fung, Mandy Yuen Han 馮婉嫻, 程鼎一, 梁港蘭, 廖玉玲, Mak, Barry Lui Ming 麥磊明, 黃進達, 黃鳳嫺);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廖玉玲).
Advisory Committee under Fire Safety (Industrial Buildings) Ordinance Cap. 636 / 根據《消防安全(工業建築物)條例》第636章設立的諮詢委員會: undisclosed to the public
Advisory Panel on Licensing of Hotels and Guesthouses / 旅館牌照簽發諮詢小組: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林思敏, 林偉强, 梁雅倫, 梁詠珊, 凌紫燕, 盧靜兒, Melwani, Roshan Manohar, 吳傑華, 沈智輝, 岑漢和, 唐以恒, 曾紫蕾, 董正綱, 黃曉虹, 王家揚);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周健德, 盧靜兒, 吳傑華, 唐以恒, 董正綱, 王家揚, 黃健兒).
Agricultural Products Scholarship Fund Advisory Committee / 漁農自然護理署諮詢委員會/法定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Cheuk, Phyllis Fung Ting 卓鳳婷, Ng, To San 吳圖新, 劉堅偉);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
Air Pollution Control Appeal Board Panel / 空氣污染管制上訴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Yeung, Ming Tai 楊明悌, Chiu, Ellie Oi Li 丘愛莉, 李玉芝, 吳家穎);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
Air Transport Licensing Authority / 空運牌照局: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何沛謙, 陳美寶, Chan, Kelly Yuen Sau 陳遠秀, Fung, Eugene Ting Sek 馮庭碩, 郭珮芳, 林定國, 薛建平, Yue, Avon Nga Fong 余雅芳);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陳美寶, 薛建平).
Airport Authority / 香港機場管理局: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蘇澤光, 林天福, 陳帆, 趙式明, 陳仲尼, 歐智華, 許正宇, 梁頴宇, 廖志勇, 盧偉國, 唐嘉鴻, 黃冠文, 王鳴峰, 胡文新);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陳帆, 盧偉國, 唐嘉鴻, 胡文新, 易志明, 盛智文).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Terrorist Financing Review Tribunal / 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覆核審裁處: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William Ahern, 陳玲娜, Cheung, Gary Wai Kwok 張為國, Daswani, Praveen Mohan 戴宏年, 禤惠儀, 龔楊恩慈, Poon, Rebecca Chui Ngor 潘翠娥, Anthony Rogers, Chiu, Anthony Ling Cheong 趙令昌);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Chiu, Anthony Ling Cheong 趙令昌).
The 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 / 古物諮詢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蘇彰德, 張添琳, 李志苗, 程美寶, 何鉅業, 沈豪傑, 曾昭唐, Yeung, Theresa Wing Shan 楊詠珊, 羅健中, 葉嘉明, 李正儀, Yuen, Edward Siu Bun 阮肇斌, 李炳權);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蘇彰德, 張添琳, 李志苗, 梁鵬程, 何鉅業, 沈豪傑, Yeung, Theresa Wing Shan 楊詠珊, 葉嘉明, 李炳權).
Appeal Board (Clubs (Safety of Premises)) / 上訴委員會(會社(房產安全)):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陳永豪, 錢孝良, Fok, Bryan 霍天瑋, 陳曉鋒, 蔡嘉彥, Choi, Benjamin Siu Fung 蔡少峰, 霍靜妍, 關秀玲, 劉志成, 劉迪雅, 羅蔚山, 李鎮強, 李世隆, Ling, Ebony Yee Nam 凌依楠, Wong, James Lap Wai 黃立煒, Wong, Carol Lok Woon 王洛媛, Yim, Keith Siu Chung 嚴少忠, Yip, Micky Tik Bun 葉迪斌 etc. All of them);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蔡嘉彥, 霍靜妍, 李鎮強).
Appeal Board on Public Meetings and Processions / 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To, Anthony Kwai Fung 杜溎峰, Chan, Anna May Mei Lan 陳美蘭, Chung, May Ching May 鍾婧薇, Chan, Hang (Ms) 陳杏, Chan, Eugene Kin Keung 陳建強, Chan, Winky Wing Ki 陳詠琪, Fan, Andrew Chun Wah 范駿華, Kwok, Wing Keung 郭永強, Lam, Ambrose San Keung 林新強, 黃浩明, 王文揚, Yeung, Vivian Cheuk Chi 楊卓姿, Yip, Adrian Chun To 葉振都); b) Real-estate / construction / developer-related or close (Chung, May Ching May 鍾婧薇, Chan, Eugene Kin Keung 陳建強, Lam, Ambrose San Keung 林新強, 黃浩明, Wong, Ryan Man Yeung 王文揚, Yeung, Vivian Cheuk Chi 楊卓姿).
Appeal Board Panel (Town Planning) / 上訴委員團(城市規劃): a) recently holding two or more concurrent posts in establishment (Chua, Guan Hock 蔡源福, 陳家殷, Lam, Simon Ken Chung 藍建中, Lam, Paul Ting Kwok 林定國, Wong, Horace Yuk Lun 黃旭倫, Yan, John Mang Yee 甄孟義, Au, Teresa Pui Yee 區佩兒, Chan, Simon Bo Ching 陳步青, Chan, Margaret Ka Man 陳嘉敏, Chan, Rebecca Sze Oi 陳詩藹, Chan, Paul Yuen King 陳元敬, Cheng, Arnold Ka Kui 鄭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