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Intelligence Report #68 剝削俄烏戰事的黑暴2.0與烏克蘭光復香港中心
Updated: Apr 21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

根據網上流傳的問卷草稿照片顯示,該問卷製於3月4日,是經過修改的第二稿,問卷樣本數設定在5千人以上。問卷一共有7條選擇題,除了詢問受訪人在俄烏之間比較支持哪一方,以及是否支持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和國際社會經濟制裁俄羅斯等等之外,當中第五題竟詢問受訪者:「你有多支持或反對以『加入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的方式支援烏克蘭?」第六題則是「你有多支持或反對香港發起『實際行動』支援烏克蘭?」
而所謂「實際行動」包括「籌集資金」、「提供軍事裝備」、「針對俄羅斯領事館示威」、「聯署要求中國向俄羅斯施壓」、「前往烏克蘭參與國際志願軍」,以及「不知道/很難說」等選項。 (1)
IMPORTANT 【重要】
在佔中以及旺暴時,看似烏克蘭新納粹主義勢力與香港的反動勢力尚未締結國際合作關係,但支持佔中的,新自由主義推手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Liberal Democratic League of Ukraine)與已解散的香港眾志關係一直密切。此兩者的關係對後來2019年黑暴的形成有重大貢獻。就黑暴的準備工作,那是一直等到2017年烏克蘭光復香港中心(基輔)的成立而正式開始的。結果是,亞速營透過該頻道來港支援了黑暴(起底烏克蘭「亞速營」:誰在縱容扶持這個新納粹毒瘤)。在技術上,烏克蘭新納粹主義勢力輸出了歐洲獨立廣場顏色革命到香港。2018年的旺暴2.0的港獨圖謀(已失敗)是取得大議題(逃犯條例修訂案)之下順水推舟的2019年黑暴的前戲/準備階段。
READ MORE:
Far-Right Group Made Its Home in Ukraine’s Major Western Military Training Hub
只針對中國的黑暴1.0是指從2019年3月15日至2021年1月7日大搜捕為止藉由逃犯條例修訂案的議題而推動的顏色革命。就目前香港境內地下進行的反中反俄分裂主義策動而言,針對俄國和中國的黑暴2.0則是指從2022年2月24日起藉由俄烏戰事議題推動的一系列分裂主義政治騷亂(逐步邁向新一波顏色革命/ 重組境內反動派/引發美國制裁的新一輪示威集會策動;現在發展中)。 在大多數兩面派(所謂建制派;自稱愛國愛港的愛國招牌持有人)明星們及其名為‘政黨’的社團有限公司都極力避免論及俄烏衝突議題之下(若他們是真愛國,他們則至少都有義務反駁香港境內流通的主要反俄假信息,以免反俄反華分裂主義成氣候),雖一系列示威活動都已遭到屢次失敗,警方都成功在萌芽階段杜絕了,但美國及其本港政治代理勢力目前則一直都在地下藉由俄烏衝突議題推進新一輪的示威集會的圖謀。
在此,高低風險的觀點是過氣的,是因為從2022年2月27日到4月11日之間境內發生的一系列示威集會及其角色都證實了有關美國政府策動黑暴2.0的規劃和圖謀已成為現實性,而已不是可能性了。目前這成了「有風險」的議題,有對此應對措施的實際問題,而非高低風險的評估問題了。
變相示威集會的形態多樣
羅冠聰在2022年5月2日寫道:
在2015年時,《凛冬烈火》(Winter on Fire)這套紀錄片在香港廣受歡迎,它記錄了烏克蘭在2013 年至2014 年冬季爆發的革命,成功地將親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推翻,守護了烏國人民融入歐洲自由社會的夢想。當中部分片段,無人想像過會在2019 年的香港出現:數以百萬計人潮湧進市中心,漫天催淚彈和猖狂的警察暴力,示威者被逼以汽油彈與火牆阻擋警察推進,和平示威在警暴的催化下演變成武力衝突。(2)
那麼,接下來,香港內外部勢力恐會採取的反中反俄分裂主義示威集會的變相方式之一乃電影節的電影上映活動。 如第46屆香港電影節(2022年8月15日-31日)。恐怕在這種電影上映公眾活動中,上映反俄電影來得逞變相的示威集會效果,以免對集會/示威的防疫限制。 甚至,在反對派勢力仍然佔主導地位的本港電影界中,反對派網媒之一端傳媒早在2022年3月14日已經給出了反俄電影名單。 煩請保安局和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及香港藝術發展局等相關單位都應該留意和把關。
例如:
瑟蓋.洛兹尼察(Sergei Loznitsa)的《Maidan》(2014);《著魔的国境》(Donbass,2018);《歡迎光臨史達林葬禮》(State Funeral,2019);《Mr. Landsbergis》(2021)
葉夫根尼.菲尼夫斯基(Evgeny Afineevsky)的《凜冬烈火:烏克蘭為自由而戰》(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 2015)
維塔利・曼斯基(Vitaly Mansky)的《Close Relations》(2016);《普京的見證人》(Putin's Witnesses,2018);《戈爾巴喬夫・天堂》(Gorbachev. Heaven,2020)
瓦倫廷·瓦夏諾維奇(Valentyn Vasyanovych)的《末日荒蕪詩篇》(Atlantis,2018) ; 《Reflection》(2021)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