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ong Kong Intelligence Report #63 鎮亂的情報:亞速營反俄假信息的兩大個案分析

Updated: Nov 23, 2023

Open-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

FILE PHOTO: Sources © Twitter

IMPORTANT


就整體而言,目前亞速營發出的假信息主要是「製造罪惡」,「偽造罪惡」以及「轉嫁罪惡」。「製造罪惡」是指刻意誘發攻擊來製造對方的罪惡。這包括亞速營把火箭射擊點設在平民居住區域中來誘發對此俄方攻擊和平民傷亡。「偽造罪惡」是指安排演員和攝影師來純粹上演一段虛構的「俄方攻擊」造成的慘劇。「轉嫁罪惡」是綜合的,揚棄的,體現偽旗作戰的整體本質,譬如亞速營自己攻破和燒毀核電站及其附近設施來嫁禍於俄國。從製造罪惡,偽造罪惡到轉嫁罪惡。這就是假信息/偽旗作戰的辯證法。

在此,分析美國國務院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最重視的兩個亞速營的假信息個案之前,再弄清楚俄國的此次特殊軍事行動的動機: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於2014年宣佈從基輔獨立,此前美國支持的民族主義者違反了法國和德國斡旋的權力分享協議(the power-sharing agreement),並在所謂的"獨立廣場"政變中推翻了政府。莫斯科此前一直拒絕承認這些共和國,堅持認為應由它們和基輔通過談判就其未來地位達成協議(Minsk Protocol; 9/5/2014-2/21/2022)。 政變後,烏克蘭軍方幾次奪取這些地區的嘗試都失敗了,導致2015年在明斯克達成停戰協議(Minsk II)。此後,基輔拒絕與分離出來的地區進行談判,而美國和北約則指責俄羅斯沒有遵守這一進程。 普京在週一晚間的講話中說,他決定承認這兩個地區(2/21/2022)是對烏克蘭成為西方"殖民地"早該作出的回應。這位俄羅斯領導人認為,烏克蘭已經落入一個"恐俄"政府的統治之下,他指責基輔奉行剝奪俄羅斯族人和講俄語的人的基本人權的政策。 (1)


俄羅斯國防部宣佈,據稱被俄羅斯軍方繳獲的烏克蘭秘密文件似乎證明,基輔正計劃在本月對分離的東部頓巴斯地區發動一次重大攻勢,而莫斯科則以自己的攻擊搶先一步。它在星期三公佈了所謂的證據。發佈的內容包括六頁圖片,據稱這些圖片是在烏克蘭捕獲的。這些文件用烏克蘭語書寫,具有官方文件的特徵,似乎是烏克蘭國民警衛隊(the Ukrainian National Guard)的機密通信。RT無法獨立覈實這些文件。根據這些文件,1月下旬,國民警衛隊指揮官米科拉-巴蘭(Mykola Balan)上校命令他手下的至少一些部隊提高對分離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進行作戰的能力。根據這些文件,準備工作的各個部分必須在整個2月完成,最後期限為2月28日。這些措施是根據據稱由總統沃洛基米爾-澤連斯基於1月18日發佈的指示下達的。總統的網站並沒有列出莫斯科發佈的文件所對應的文件。俄羅斯軍方稱,這些文件清楚地表明,基輔正計劃在3月的某個時候對叛軍發動大規模攻勢。它指出,該指揮官顯然強調需要根據士兵的精神狀態進行篩選,包括在執行命令時是否有能力承擔風險。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少將在週三的簡報中說:我們清楚地記得基輔政權的聲明,西方媒體在2月份傳播了這些聲明,聲稱沒有軍事接管[分離共和國]的計劃,他們決心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所有問題。


他說:"但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的秘密作戰文件的原件確鑿地證明這些聲明是虛假的"


這名官員說,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搶在烏克蘭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發動大規模攻擊之前進行,該部認為這一攻擊會在3月開始。

他補充說,唯一有待回答的問題是西方國家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規劃,如果有的話。科納申科夫說,北約國家多年來一直在訓練和武裝烏克蘭國民警衛隊。

俄羅斯在承認兩個分離地區為主權國家並承諾以武力保衛它們之後幾天,於2月底出兵了烏克蘭。除其他事項外,莫斯科聲稱進攻是必要的,以阻止政府和反叛部隊之間的敵對行動(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持續)以及平民在戰鬥中的死亡。


基輔及其外國支持者稱俄羅斯的攻擊是無端的。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嚴重的經濟制裁,稱其本國經濟因此受到的損害是為保衛烏克蘭而值得付出的代價。 (2)


相關重要電影:The Everlasting Present - Ukraine 30 years of Independence (2021)


在2022年3月23日,日本眾議院舉行的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澤連斯基(Volodymyr Oleksandrovych Zelenskyy)總統的直播中,其中只有三點信息,即「俄國侵略」,「制裁俄國」,「援助烏克蘭」而不包括任何有關烏俄衝突背景的具體說明。日方也始終並無向國民解釋該衝突背景和脈絡。看不到中立主義的任何痕跡,這體現了整個日本媒體的偏向報導的基調。(3)


按照DIA的信息戰的概念,最簡單,最極端,最理想而最有效的媒體操縱方式不是有關什麼內涵,也不是什麼偉大敘事風格,更不是什麼真假,而是只許烏克蘭一方的信息流通,而不許俄方的信息流通。壟斷是壓到一切的,包括真理在內,連真實也為壟斷所壓制的,這才是現實社會的實際操縱。


現在看來,這些制裁的實施並不是因為俄國出兵烏克蘭。這些都是預先計劃好的制裁,目的是在經濟上有一天摧毀俄羅斯。西方只是在等待一個理由來實施這些制裁(名為制裁,實際上是不戰而勝的掠奪,包括各領域俄國所佔有的市場比率,其負面是對實施制裁國的各國信用大幅降低)。由於這場戰爭,他們才有機會完全實施這些制裁。烏克蘭只是棋盤上的一個棋子。


READ MORE:


關於可能的假信息,偽旗作戰的方式,俄方早就向世界發出了一下警告性信息,給出了即將來臨的假信息的性質和範疇:


在基輔捨甫琴科廣場(Shevchenko Square)部署BM-21火箭炮(Grad rocket launchers)的 “戰爭罪行”—俄羅斯國防部

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五角大樓和中情局顧問教導烏克蘭軍事領導人在居民區放置火箭炮系統,以挑起對當地居民的報復性射擊。

這些技術被中情局監督的恐怖分子在中東和其他國家積極使用。俄羅斯國防部報告說,這些火箭發射器是為了打擊戈斯托梅利機場(Gostomel airfield area)地區—它們被安置在居民區是一種戰爭罪行。(4)


在瘋狂的反俄信息戰威脅之下,香港的最大媒體東方日報和最大電視台TVB後來展現了傳媒的良心。:


美國對俄的新聞封鎖甚至伸延至香港,某收費頻道在戰後不久便封鎖了「今日俄羅斯」,只許傳播美國政治宣傳。香港其他電視電台都是一面倒替美國做宣傳,香港已是美國政治宣傳基地。(5)


烏克蘭戰事繼續是國際焦點,當地國民警衛隊部分成員來自具爭議組織「亞速營」,他們具備豐富戰鬥經驗,但被指支持新納粹及白人至上主義,烏克蘭國內是否出現納粹化問題同樣備受多國傳媒關注。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的「亞速」部隊早前公開片段,顯示上周三有相信是俄軍坦克試圖駛近首都基輔東面附近地區,之後雙方交火,部分坦克被毀,餘下坦克陸續撤走。這個烏方部隊成員主要來自備受外界爭議的「亞速營」。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指出:「烏克蘭部分民眾受威嚇,很多人受騙於納粹和民族主義宣傳。」 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提到「去納粹化」是出兵烏克蘭原因之一,又宣稱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出現「種族滅絕」,相關說法觸動西方多國的神經,德國總理朔爾茨指相關字眼是錯誤。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有評論指「去納粹化」不是出兵理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猶太人,亦沒有證據顯示烏克蘭最近出現種族清洗。不過評論提到烏克蘭確實存在納粹問題,過去十年極右團體在政治上獲得支持,令人不安的是新納粹分子加入當地的志願民兵組織,特別是「亞速營」。 2014年,克里米亞在公投後併入俄羅斯,同年頓巴斯地區的親俄武裝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衝突。內地傳媒提到,當時烏方為了擴充軍力,招募大量民間武裝組織加入,包括宣傳納粹思想的「82教派」,他們後來成為「亞速營」,部分成員是極端主義者、新納粹分子。 「亞速營」創始人比列茨基做過議員,曾在當地建立其他極右政黨。至於「亞速營」所用的「狼之鈎」 標誌,被指類似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武裝黨衛隊的標誌。 內地傳媒指,「亞速營」經過八年發展已經具備旅級兵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曾發表調查報告,指2014至2016年間,「亞速營」涉嫌對烏克蘭東部的平民非法拘禁、性侵及施行酷刑。半島電視台就稱在2015年6月,美國及加拿大曾表明不會支援及訓練「亞速營」,原因跟它與新納粹主義有聯繫,不過美國在翌年解除禁令。 到了2019年,美國民主黨一批國會議員聯署要求國務院將「亞速營」列入外國恐怖組織名單,但國務院沒有答應。當時有美國輿論指出,由於這類外國極右組織沒有被列入相關名單,變相支持他們的美國人不受到檢控,此事令人關注美國本土的白人至上主義問題。 《中國日報》就提到,有烏克蘭新納粹分子2019年以旅遊為理由參與香港的反修例遊行,部分人與「亞速營」有聯繫。 去年一月《日本經濟新聞》引述專家說法,指歐美兩地的右翼組織之間有聯繫,其中「亞速營」曾為美、英兩國的極端組織成員提供軍事訓練,亦有一些美國極右團體在俄羅斯招攬成員。 加拿大上月有輿論認為,「亞速營」利用烏克蘭的緊張局勢不斷擴大其影響力,若果西方多國對新納粹主義視而不見,可能會面對「血腥」後果。 (6)


FACTs


個案1: 馬里烏波爾醫院空襲


從俄國的特別軍事行動(去中立化,去納粹化,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捍衛頓巴斯兩個共和國和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居民)開始以來,俄烏衝突初期,趁俄國的媒體(RT,Sputnik等)普遍遭受科技公司封鎖和阻斷服務攻擊(a 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attack (DDoS attack))而尚未恢復運作之際,在亞速營(Azov Battalion)控制的馬里烏波爾(Mariupol )迅速傳出了最多假信息。當時,香港境內主要媒體還是依然如故照樣翻譯和轉播西方/亞速營訊息的作法未改(如今有了某種程度的改善了,譬如指明新聞來源,有無證據,標誌發信息的國家單位,以及確保俄方的信息流通等)。其中最成功影響港人觀感的新聞無非是有一則新聞「俄軍轟炸馬里烏波爾(Mariupol )而造成最少17人受傷及3人死亡,含母女」。這經典作品相當於敘利亞內戰(3/15/2011-)中的「敘利亞民防組織」(「白頭盔」)的一系列「化武攻擊」偽旗作戰(2013; 2016; 2018)。



時間:2022年3月9日(香港時間3月10日;與烏克蘭時差6小時)

地點:在亞速營(Azov Battalion)控制下的馬里烏波爾(Mariupol )

來源:發送信息的不是俄軍本身,而是亞速營。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The International Renaissance Foundation (IRF;在港也運作)資助的歐洲廣場報(Euromaidan Press; 2014-)。


據香港01的「烏克蘭・持續更新|普京:支持對撤出俄羅斯外企進行外部管理」(2022年3月9-10日一整天的香港時間的俄烏新聞發布情形),在3月9日整天,香港都並無有關新聞發布。香港時間的3月10日凌晨,基輔時間晚上11點23分的澤連斯基的推特貼文的影片(作為亞速營基地的廢墟內部,並沒有拍到任何傷亡者)是開端。(7)


Mariupol. Direct strike of Russian troops at the maternity hospital. People, children are under the wreckage. Atrocity! How much longer will the world be an accomplice ignoring terror? Close the sky right now! Stop the killings! You have power but you seem to be losing humanity.


馬里烏波爾。俄羅斯軍隊直接襲擊了婦產醫院。人們、兒童被壓在殘垣斷壁之下。暴行! 世界還要當多久的幫凶,無視恐怖?現在就關閉天空! 停止殺戮! 你有權力,但你似乎正在失去人性。 - @ZelenskyyUa

(8)


此外,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10日上午12:18am,BBC Breaking News隔了大約兩個多小時(兩小時又55分,即注意還不到三小時,否則陷入主觀)後才發出了有關新聞(在澤連斯基先發布的影片內無影無蹤)。英國與基輔的時差是負2小時。與香港之間有負八小時的時差。Breaking News通常是事件突發的幾十秒或幾分鐘內發布的。除了影片本身,沒有什麼傷亡者之外,這個時間隔閡本身已不是尋常的。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此孕婦還沒登場。當時,英國,基輔都是深夜。為什麼到了深夜才發布這麼重要的新聞呢?學了港府網誌習慣?此新聞根本達不到毫無疑點(法庭要求)的狀態。


Russian strikes hit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ospital in Ukrainian city of Mariupol, officials say

官員說,俄羅斯的襲擊擊中了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的婦幼醫院。


BBC把澤連斯基的推特影片和馬里烏波爾市政廳(Mariupol Rada)拍攝的影片(該單位的推特沒有發布它)編輯了。隨後,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 (Boris Johnson) 立刻分享它了。


There are few things more depraved than targeting the vulnerable and defenceless. The UK is exploring more support for Ukraine to defend against airstrikes and we will hold Putin to account for his terrible crimes. #PutinMustFail


沒有什麼事情比針對脆弱和無防衛能力的人更墮落的了。英國正在探索對烏克蘭的更多支持,以抵御空襲,我們將追究普京對其可怕罪行的責任。 - @BorisJohnson (10)


不過,有關孕婦照片還沒出現。 過了幾個小時後,在基輔時間2022年3月10日上午9點25分,歐洲廣場報在推特上才發布了有關孕婦照片。


17 people were injured, including hospital staff & mothers, in Russia's air strike on a maternity hospital in Mariupol on 9 March - Donetsk Oblast Administration Pavlo Kyrylenko. The hospital has been completely destroyed. Photos by Yevheniy Maloletka


俄羅斯3月9日空襲馬里烏波爾的一家婦產醫院,17人受傷,包括醫院工作人員和母親 —頓涅茨克州政府帕夫洛-基里連科。


該醫院已被完全摧毀。


📷 葉夫根尼-馬列卡 (11)


在此,沒有一個媒體確證了到底幾點幾分發生了該事件。他們都極力避免寫出具體的時間點,感覺到某種程度曖昧模糊,甚至根本不是警方調查報告。就確切的時間點而言,唯一能確定的只是他們發布該新聞的時間點而已。意思是說,那些影片和照片仍然不一定在3月9日拍攝的。


俄羅斯駐英國大使館在英國時間3月10日下午1點31分和1點42分發布的推特(已被推特刪除)指出:


FM #Lavrov of the #Mariupol attack: The maternity house was long non-operational. Instead, it was used by Ukrainian armed forces and radicals, namely the neo-Nazi Azov Battalion. Moreover, #Russia warned #UN Security Council about this 3 days ago.


FM #Lavrov of the #Mariupol attack: 婦產科醫院長期以來沒有運作。相反,它被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激進分子,即新納粹的亞速營所使用。此外,#俄羅斯在3天前就警告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Replying to @XSovietNews @mfa_russia and 9 others


No, it’s the indeed pregnant Ukraine beauty blogger Marianna Podgurskaya. She actually played roles of both pregnant women on the photos. And first photos were actually taken by famous propagandist photographer Evgeniy Maloletka, rather than rescuers and witnesses as one would expect.


不,確實是懷孕的烏克蘭美容博主瑪麗安娜-波德古爾斯卡婭。她實際上在照片上扮演了孕婦的角色。而第一張照片實際上是由著名的政宣攝影師葉夫根尼-馬列卡拍攝的,而不是人們所期望的救援人員和證人。


- @RussianEmbassy (12)


在此,重點絕非是否Marianna Podgurskaya真的懷孕,而是俄軍有沒有空襲該地方,以及俄方有沒有真的警告過聯合國。其實,歐洲廣場報的貼文本身早已證實了該攝影師的身分。與歐洲廣場報合作的基輔的反俄政宣攝影師拍攝一事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此並無所謂政治中立的問題了,該新聞的明顯的政治立場/色彩出現了。是因為敵對一方拍攝和發布了該新聞。 其實,這就是回答。


俄羅斯國防部對炮擊馬里烏波爾婦產醫院一事作出了解釋。


據該部稱,所謂的空襲不過是完全精心策劃的挑釁,以維持西方觀眾的反俄情緒。

馬里烏波爾的醫療機構,包括第三醫院,在2月下旬停止了全時運作。民族主義者驅散了他們所有的人員和病人。


醫院大樓由於其靠近市中心的有利戰術位置,被改造成亞速營的據點

醫院場地的照片包含了在醫院附近發生的兩次單獨策劃的爆炸的證據。其中一次是埋設的炸藥爆炸,另一次是針對醫院大樓的威力較小的爆炸。


"建築物外部和內部損壞的性質可能會誤導歐洲和美國的非專業觀眾,這場演出是為他們上演的,但它可能不會誤導專家。一個高爆炸性的航空彈丸,即使威力較小,也幾乎不會留下建築物的外牆"。 (13)


參看真理報(Pravda Report)在2022年3月11日公開的影片:


看起來,在醫院外剛有了兩個爆炸,土壤的顏色越黑,所屬的變化發生的時間點越新,周圍的廢墟顏色則是顯示已過一段時間的土灰色。不同顏色顯示了不同的時間點。煙霧和火焰的存在(都在外面)也是個重點(最早的澤連斯基的片段中,該醫院本身並沒有任何煙火)。俄羅斯國防部強調了早在2月底靠近市中心的該醫院的醫護人員和病患撤離後,隨即淪為亞速營的根據地。一種爆彈是埋藏的電荷爆炸(buried charge explosion) ;另一種則是針對醫院的較輕的爆炸(英方指摘過集束炸彈)。 然而,空襲用的投擲炸彈,即使是弱小的也不會保留醫院牆壁的。爆炸的不同效果本身指摘了空襲的不可能性。重點是這顯示有意圖要使人彷彿空襲/轟炸(air strike)的形象。


在2022年3月7日美國時間,該新聞發布(3月10日)的3天前,關於該醫院的狀況,俄國確實警告過聯合國


主席女士。


我們感謝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的評估。我們歡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新任執行主任凱瑟琳-拉塞爾(Catherine Russell)女士出席本次會議,並感謝她的通報。在8年的時間里,我們看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頓巴斯的衝突作出了不偏不倚的反應。基金會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轟炸以及相關的兒童問題—從人道主義問題到心理問題,都沒有視而不見。我們希望這種不偏不倚的做法將繼續下去。我們認為,兒童基金會的評估必須以真實的、經過覈實的事實為基礎。


我們歡迎人道主義計劃反映了小武器和輕武器在烏克蘭危險擴散的事實,其中大部分最終落入激進分子手中,包括那些在澤倫斯基總統頒布法令後被有目的地從監獄釋放的人。這一魯莽舉措的後果已經擺在眼前。被激進分子殺害的受害者人數每天都在增加,首先是在基輔。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呼籲關注這個問題。


我們呼籲安理會的同事們堅持關注烏克蘭局勢中的人道主義方面。我們曾有機會對這些事件做出政治評估。很明顯,我們的評估與你們不同,你們仍然充滿決心,對我們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和步伐投下陰影,同時從烏克蘭政客的觀點和社會媒體上相當可疑或明顯虛假的材料出發。我們同意阿爾巴尼亞(Albania)常駐代表的觀點,即世界上存在著一場信息戰爭,或者說是一場假信息戰爭。他忘了提到的是,在自由的西方世界,俄羅斯的信息資源被關閉,任何與你的敘述和你的假象相反的信息都不能被播出。


美國常駐代表指責我們沒有履行建立安全人道主義走廊的義務。讓我們來理清這個問題。


讓我強調,對烏克蘭平民構成威脅的不是不以民用基礎設施為目標的俄羅斯軍隊,而是把幾個城市的居民作為人質的烏克蘭激進分子和新納粹分子。他們利用平民作為人肉盾牌,不讓他們離開城市,甚至不顧俄羅斯軍隊安排的人道主義走廊和停火協議。這一點可以用許多例子來證明。


3月4日,俄羅斯國防部和烏克蘭副總理I. Vereschuk就從馬里烏波爾(Mariupol)到扎波羅熱(Zaporozhye)和從沃爾諾瓦赫(Volnovakh)到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epropetrovsk)的人道主義走廊參數進行了談判。它們本應在3月5日上午10點開放。根據基輔的要求,紅十字會的代表被邀請到人道主義通道的區域。俄羅斯方面準備提供全面援助,以維護疏散期間的安全。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向聯合國秘書處通報了這一情況。


然而,在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激進分子違反了這項協議。我們從截獲的亞速營兩名指揮官的通訊中得知,沃爾諾瓦赫的激進分子接到命令,要把那些前往人道主義走廊的人打成重傷。那些敢於冒著危險離開馬里烏波爾的人,在試圖離開該市時,在檢查站被烏克蘭納粹分子射殺。同樣,有大量的視頻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根據我們的記錄,僅在馬里烏波爾就有20萬平民被困在亞速營的槍口下。城市的人道主義狀況迅速惡化。至於那些準備幫助的人道主義者,他們無法進入那裡並阻止災難的發生。被民族主義營(nationalist battalions)封鎖的烏克蘭其他地區的人們發現自己處於同樣的絕望境地


烏克蘭激進分子一天比一天更清楚地顯示出他們的真實面目。當地人報告說,烏克蘭武裝部隊趕走了馬里烏波爾市第一醫院的人員,並在該設施內設立了一個射擊場。此外,他們完全摧毀了該市的一所幼兒園。


此外,烏克蘭方面強烈拒絕在從哈爾科夫(Kharkov)和蘇梅(Sumy)疏散平民方面進行合作


考慮到基輔、哈爾科夫、蘇梅和馬里烏波爾可悲的人道主義局勢及其急劇惡化,並根據法國總統馬克龍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的個人請求,俄羅斯武裝部隊宣佈,2022年3月7日上午10點將開始停火,基輔、馬里烏波爾和蘇梅的人道主義走廊將開放,以方便撤離到俄羅斯境內(對於那些願意使用這一後勤可靠路線的人),以及烏克蘭境內。


昨天晚上,這一信息已經通過所有可用的信息資源,包括大眾媒體,傳達給基輔、聯合國的專門機制、歐安組織、紅十字會和其他國際組織。


我們在莫斯科時間上午7點10分才收到基輔的官方回應,它忽略了通往俄羅斯的人道主義走廊。烏克蘭副總理I. Vereschuk在一份官方聲明中對此進行了闡述,稱開放通往俄羅斯的人道主義通道的建議是 “荒謬的,不可接受的”。


我們很清楚,基輔政權試圖以各種方式阻止平民和外國公民前往俄羅斯,因為他們擔心一旦獲得解放,人們會告訴大家烏克蘭激進分子行為的真相。事實上,那些可以從激進分子手中逃脫的人已經在這樣做了—說出威脅、勒索、身體暴力、槍殺平民和外國人的真相。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引用蘇梅市市長奧列克桑德-利森科(Oleksandr Lysenko)先生的話,他今天與一個民族主義營的指揮官聯合發表了以下聲明: 不會有綠色通道,任何平民都不會撤離到俄羅斯,那些試圖這樣做的人將被槍斃


在說烏克蘭平民不能撤離到俄羅斯的同時,烏克蘭官員忽視了烏克蘭難民已經在俄羅斯地區的事實。已有超過16.8萬人從特別軍事行動地區撤離到俄羅斯,其中包括43,469名兒童。在過去24小時內,共有5550人被疏散,包括740名兒童。


19,256輛個人車輛已經越過了俄羅斯聯邦的國家邊界,包括過去24小時內的900輛個人車輛。


我們組織了臨時住宿設施,所有這些設施都準備好與從烏克蘭抵達的平民進行單獨接觸。


不幸的是,從其他地區疏散的問題也被政治化了,與人道主義援助有關的問題也是如此。特別是,烏克蘭要求(在人道主義走廊開放前不到3小時提出)從俄羅斯武裝部隊控制的一些定居點疏散,這看起來很荒唐。這些定居點的居民沒有一個表示願意離開。他們和平地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沒有任何東西威脅到他們。與此同時,我們還被要求組織居民從迄今由民族主義營控制的城市撤離。最後,我們被要求向扎波羅熱地區的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和別爾江斯克(Berdyansk)以及赫爾松(Kherson)市運送烏克蘭所謂的人道主義貨物。對於這些城市的人民來說,這也顯得很狡猾,因為目前這些地區都在俄羅斯武裝部隊的完全控制之下,人民過著和平的生活,同時得到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包括俄羅斯的人道主義援助,其中550噸已經運送到烏克蘭的各個地區。


主席女士。


我們特別關注的是,烏克蘭激進分子仍然在一些城市扣留1500多名外國公民作為人質,把他們作為人肉盾牌。


我們與有關外交使團就這些外國人保持著持續的聯繫。此外,試圖穿越烏克蘭邊境前往歐洲的外國公民遇到了巨大的困難。這些人是一些國家的國民,包括非洲國家的國民。我們已經注意到非洲聯盟主席國塞內加爾就此事發表的聲明。我們對民族主義分子無情地襲擊學生宿舍,造成印度學生死亡的報道感到震驚。


至於聯合國駐烏克蘭人員的安全問題,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優先事項,到目前為止,俄羅斯軍隊已經幫助180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離開烏克蘭領土。如果需要,這種支持將繼續下去。我們與聯合國秘書處就這一問題保持長期聯繫。


我們以完全負責的態度對待和平的烏克蘭人所遇到的人道主義問題。


2022年3月2日,在俄羅斯國防管理中心的平台上,成立了烏克蘭人道主義反應聯合協調總部。該總部全天候工作,匯集了俄羅斯聯邦所有聯邦行政機構、國營公司和領土實體的授權代表。


總部的主要任務是向烏克蘭控制區以及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居民提供全面的人道主義支持,確保烏克蘭和平居民和外國公民的安全疏散。


主席女士。


我不能不提出另一個問題。在人口稠密地區放置重型軍事裝備,包括防空系統、多管火箭炮和轟炸炮,不再是零星的案例,而是烏克蘭民族主義營的既定做法。對於當地居民的抗議和撤回裝備的要求,他們的回應是威脅使用武器。這種利用平民作為人質的戰鬥人員的懦弱行為不僅違反了道德規則,也違反了國際人道主義法,包括1949年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the first Additional Protocol to 1949 Geneva Conventions)的第57和58條。此外,在一些城市,特別是在敖德薩(Odessa),他們在文化遺址附近或內部放置設備,這違反了上述附加議定書第53條。


破壞通過人道主義走廊疏散平民的行為違反了上述附加議定書第75條,而在社交媒體上公佈的對俄羅斯戰俘的酷刑錄像則違反了1949年日內瓦公約第14條,該條直接規定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尊重戰俘的人格和尊嚴。


同事們,我呼籲你們對這些公然的案件給予適當的評估。我們希望聯合國領導層也能這樣做。否則,你們只會鼓勵烏克蘭的激進分子和新納粹分子犯下更多罪行


回答烏克蘭代表的問題。


主席女士。


我沒有再次發言,與烏克蘭大使進行爭論。我有一個不同的任務,我將回到這個任務上。


但是,我不能不對烏克蘭大使的一些言論說幾句。他把現在部署在烏克蘭的俄羅斯軍事裝備上的字母 Z 解釋為 “Zver”(野獸)一詞的第一個字母。但對於誰是真正的野獸,我們有自己的看法。特別是,那些代表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民族主義營的人,八年來一直在毆打頓巴斯的平民,而且現在還在這樣做。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盧甘斯克遭到了轟炸,油庫著火了。頓涅茨克也一樣,這種情況沒有消失。


我們被指責為破壞了通過人道主義走廊的疏散,但情況恰恰相反。是烏克蘭方面拒絕了我們關於停火和通過和平走廊疏散人員的建議。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是民族主義營把人們留在城市裡,把他們當作人肉盾牌,把設備放在居民區里。


我剛剛收到一個電報頻道的視頻。它顯示了亞速營的民族主義分子在試圖通過人道主義走廊從馬里烏波爾向M-23公路的新亞佐夫斯克(Novoazovsk)疏散時向平民開槍。這在互聯網上是可以看到的。


我發言是想告訴大家,我收到了烏克蘭人道主義應急聯合協調總部3月7日的一份緊急聲明。我現在不會宣讀全部內容。我們將很快在聯合國安理會成員中分發這份聲明。聲明說,俄羅斯方面提出明天,即3月8日莫斯科時間上午10點建立停火,並開放人道主義走廊,以便從基輔、切爾尼戈夫(Chernigov)、蘇梅、哈爾科夫和馬里烏波爾疏散平民。


我的烏克蘭同事說,烏克蘭已經準備好在這方面開展工作。讓我們看看烏克蘭當局對我們的建議作出什麼反應。


我必須說,這個提案並沒有規定所有撤離的烏克蘭公民必須前往俄羅斯境內。該提案還設想從基輔向西邊的烏克蘭城市疏散。這將是那些要撤離的人的選擇


讓我對烏克蘭代表的最後一句話不作回答。我不太明白他從哪裡知道紐約的精神健康設施的地址。如果他能詳細說明,我將表示歡迎。


謝謝你。 (14)


俄羅斯駐英大使館繼續澄清了事實並指責了亞速營正在偽造罪惡,嫁禍於人,移花接木:


烏克蘭代表關於俄羅斯在馬里烏波爾開放人道主義走廊以"炮擊逃離該市的平民"的聲明,是超越了嘲諷的。這些骯髒的做法是由基輔政權實施的。

亞速營武裝分子的行動證明,他們是很好的學習者。注:"亞速營"是一支右翼極端主義、新納粹主義的前准軍事部隊,目前被納入烏克蘭國民警衛隊。3月6日,他們向來自馬里烏波爾的人道主義走廊上的平民開火。在第二天與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部隊的衝突中,他們利用150名平民作為人肉盾牌,據說有4人死亡,15人受傷。 蘇梅市市長Alexander Lysenko和蘇梅州州長Dmitry Zhivitsky公開威脅要射殺試圖利用通往俄羅斯的人道主義走廊的平民,這是一種可惡的行為。


另一個例子是馬里烏波爾婦產醫院的爆炸事件。西方媒體迅速報道了這一事件,稱其為俄羅斯軍隊犯下的 "暴行",使婦女和兒童被埋在廢墟中,隨後西方國家領導人也發表了類似的譴責言論。 在事件發生的前幾天,人們知道"亞速營"武裝分子從婦產醫院趕走了所有病人和醫務人員,在那裡建立他們的馬里烏波爾總部。俄羅斯在3月7日至8日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提出了這方面的證據


最初的現場照片報告沒有顯示任何一個病人。3月9日結束時才出現了孕婦的照片,並迅速在媒體上流傳。儘管馬里烏波爾居民報告說醫院裡沒有醫務人員或病人

這個故事引發了許多問題。按理說,如果有產婦,急救部門會在記者到達現場前拍下這樣的照片。碰巧的是,這些照片首先由來自基輔的自由工作攝影師Evgeny Maloletka發表,他一直在與西方媒體巨頭如《衛報》、《泰晤士報》和《紐約時報》合作。


證實這些照片是偽造的事實是,烏克蘭人使用了一個名為Marianna的模特,她被稱為當地的一名博主,被用來描繪兩個不同的孕婦。

Marianna在她的Instagram頁面的評論中發現了她的名氣,人們揭露她參與了骯髒的信息戰。 (15)


另外一個重點是,俄軍當時是否空襲馬里烏波爾婦產醫院(Центр первинної медико-санітарноїдопомоги №3)? 其實,沒有媒體確切地指明該醫院的地址(87500, проспект Миру, 80, Маріуполь, Донецька область)。 該地址建築和有關照片的建築外牆設計一致。


在此,爭論該女生是否懷孕,或是傳言說她是否之後死亡都不是這個議題的關鍵點,而只不過是議題轉移。


有無空襲該醫院? 俄羅斯國防部已釐清了:


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軍隊週四聲稱,對烏克蘭東南部港口馬里烏波爾的一家兒童醫院的襲擊是烏克蘭 "精心策劃的挑釁",這次襲擊造成包括一名兒童在內的三人死亡,引起了全球的憤怒。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說:俄羅斯航空部門絕對沒有執行空襲馬里烏波爾地區地面目標的任務


他說:據稱發生的空襲完全是為了維持對西方觀眾的反俄炒作而上演的挑釁。(16)


俄國,不僅在2022年3月7日警告了聯合國有關亞速營已把該醫院改成射擊據點一事,也在停戰之間並無空襲該醫院。甚至,兩次爆炸也都不顯示空襲的轟炸效果。


因此之故,該偽旗作戰應該在亞速營聽到俄國的聯合國報告後,隨即在當地時間3月8日和9日期間安排當地御用攝影師和博主製造了該新聞,並透過澤連斯基的推特和英媒在當地時間3月9日的深夜起大肆傳播了。


這裏,還有第三個重要的關鍵點,即俄軍是否使用集束炸彈 (Cluster munition)。 在2022年3月3日,BBC指責俄國在烏克蘭使用集束炸彈。這是在反俄信息戰中一貫傳播的假信息之一:


俄羅斯被指控在烏克蘭使用集束炸彈—國際刑事法院(ICC)已對可能的戰爭罪展開調查。我們查看了社交媒體視頻和公開來源的材料,以詳細瞭解圍繞一次襲擊的證據。


[…] 該事件的消息於當地時間13:06(2月28日)在Twitter上首次發佈。一段視頻顯示了爆炸和大量黑煙。不久後發佈的另一段視頻顯示了事件的後果,人們在地上一動不動。 […]


我們向四位武器專家展示了這些片段,包括國防智囊團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the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研究分析員山姆-克蘭尼-埃文斯(Sam Cranny-Evans)。他說,汽車鏡頭與集束炸彈攻擊一致,因為它顯示 “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有許多小爆炸”。

集束彈藥是部署了大量小型爆炸物的火箭或導彈。通常情況下,它們從地面發射,當彈丸到達目標時,它會打開並散開所有的小炸彈。


武器情報專家皮特-諾頓(Pete Norton)同意,這些證據"與子彈藥的使用有關"--子彈藥是集束武器中的單個小炸彈。諾頓指出,視頻中的爆炸是 "相對較小的炸藥"。

我們還向專家們展示了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同一攻擊的錄像。他們認為似乎使用了火箭彈和集束彈藥的組合。[…]


XADO是一家化學公司,據瞭解它也製造過步槍。但沒有跡象表明在位於居民區的總部大樓里有任何製造活動。

即使XADO是目標,專家們認為也不應該使用集束炸彈。


克蘭尼-埃文斯先生說:如果它是一個被認為非常重要的目標,以至於需要對其進行導彈打擊,你會使用帶有單一高爆炸力彈頭的導彈

集束彈藥具有破壞性和心理創傷性,但如果人在建築物內,則最終是無效的。如果你想摧毀一座建築,你需要大量的高爆炸藥,而不是大量的小爆炸。 (17)


有趣的是,這些BBC原本請來無端指責俄國的專家們都反而不僅沒有說到底哪一方使用了集束炸彈,也指明了真的要炸毀目標建築物就通常不會使用集束炸彈。 那問題是哪一方究竟在烏克蘭使用集束炸彈呢? BBC並無證實。 實際上,英國專家們早就否定了BBC的指控。


俄國安理會代表瓦西里·涅邊賈 (Vasily Nebenzya)在2022年3月14日回應了有關集束炸彈的指控:


主席先生。


我們對歐安組織輪值主席的發言並不感到驚訝。甚至在他開始之前,我們就知道他要談的是什麼。我們感到驚訝的是,迪卡洛(DiCarlo)副秘書長的簡報超越了國際公務員應有的公正性的界限。順便說一下,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在3月11日星期五的聯合國安理會簡報會上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副秘書長對使用集束彈藥的俄羅斯軍隊狂轟濫炸民用設施的評估和重復造假,並提到一些"可靠的消息來源",這讓我們懷疑坐在我們面前的是誰--聯合國高級官員還是一個成員國的代表?


最近,聯合國一再轉向調解衝突的話題。但是,如果你在這場衝突中似乎已經站在了一邊,我們還能談什麼調解?然而,對於今天烏克蘭武裝部隊用裝有集束彈藥的"Tochka-U"導彈對頓涅茨克市中心的打擊,美國政府卻找不到任何話語權來通報。這次襲擊造成20名平民死亡,35名平民受傷。西方國家的代表也沒有找到任何話來談論它。8年來,他們對頓巴斯發生的任何事情和人們在不斷的炮擊下不得不生活的狀況視而不見。


不幸的是,歐安組織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它對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民族主義者在頓巴斯的罪行 "軟禁"了真相。


現在讓我來問問我的美國同事,他提到有13000人在頓巴斯被殺。是俄羅斯殺了他們嗎?難道你不知道這些人中大多數是誰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方面的受害者。


我的美國同事還提到了記者布倫特-雷諾(Brent Reno)在伊爾彭(Irpen)的死亡--據說是死於俄羅斯軍隊之手。我們對所有的人員損失表示遺憾,但讓我做兩點澄清。首先,他不是《紐約時報》的記者。《紐約時報》立即駁斥了這一消息。互聯網上有消息說,新聞和電影製作遠遠不是他的優先目的。正如我所說,這是公開來源的信息。第二,伊爾彭的局勢由烏克蘭武裝部隊和領土防衛部隊控制。據布倫特-里諾的同事說,他在那次事件中幸存下來,說是他們向他們的車輛開火的


主席先生。


我們不抱幻想,也意識到這次會議不會專門討論聯合國和歐安組織之間的互動。近年來,由於某些"國家俱樂部"試圖以"基於規則的秩序"取代《聯合國憲章》,互動的需求一直很低。歐安組織平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最近,當該組織的工作(在此之前,該組織對維也納以東的國家給予了過多的關注)縮小到一個特定的事件時,這一點變得尤為明顯,該事件的討論不僅是不專業的,而且是歇斯底里的和不可接受的。


當勞(Rau)先生2月15日在莫斯科訪問時,我們主持了實質性的談判。當時,他談到了主動、積極的方法、尋求解決方案、拒絕相互指責的重要性。我們支持這種立場,並表示我們相信歐安組織輪值主席應促進統一的議程,鼓勵妥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的是,歐安組織主席應保持在其任務框架內,堅持地位中立的方法,避免所謂的非協商一致的語言,總之,要做一個"公平的經紀人"。


今天我們可以說,歐安組織主席幾乎完全沒有完成其使命,儘管現在只是3月中旬。3月5日,在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談判之後,勞先生本著歐安組織主席國將對該組織的一個成員國"協調行動"的精神發表了講話。這是波蘭公然違反2002年在波爾圖(Porto)舉行的歐安組織部長理事會批准的歐安組織輪值主席的任務,以及歐安組織常設理事會關於公開聲明的第485號決定。輪值主席應該解決成員國之間的爭議,拉近它們的立場。他們絕不應該通過採取有偏見的措施來加劇對抗,更不應該在本組織內帶頭開展反俄運動。


今天我們聽到勞先生和我們的一些同事說,據說俄羅斯被邀請在歐安組織討論與安全有關的問題,但被拒絕了。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沒有拒絕由歐安組織主席國波蘭發起的對話,但我們強調,為了進行這種對話,我們需要美國和一些具體的歐安組織成員國作出回應,說明它們如何看待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則的實際執行。由於我們得到的只是正式的答復,而且不是來自國家,而是來自歐盟和北約,我們沒有向它們提出這個問題,所以說歐安組織已經開始有意義的對話是無知的。


正是因為我們的西方同事,歐安組織至今無法解決一個關鍵的,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任務--對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則形成共同的理解,這是整個歐洲安全架構的根本。根據這一原則,各國應避免採取以犧牲任何其他國家的安全為代價的措施來加強自身安全。從1994年的《安全的政治-軍事方面的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 on Politico-Military Aspects of Security)開始,這一點在歐安組織的許多文件中都得到了體現。然後,1999年在伊斯坦布爾,最高級別的《歐洲安全憲章》被通過。2010年在阿斯塔納舉行的歐安組織峰會毫不含糊地明確重申了這一原則。儘管這樣,西方國家還是把任何國家選擇聯盟的自由放在首位。至於不得影響其他國家的安全,我們的同事寧願無視這一條件。


我提到的趨勢造成了根深蒂固的歐洲安全危機,而烏克蘭的局勢成為了它的"引爆器"。我相信歐安組織有一些直接的過錯,對這些年在頓巴斯和更廣泛的烏克蘭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特別是波蘭主席也有一些錯誤。是誰阻止了輪值主席讓烏克蘭方面(即通過聯絡小組中的特別代表)全面和一致地執行明斯克一攬子計劃?行動計劃是絕對明確的。首先,確保基輔-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直接對話,以及歐安組織SMM的公正監督。觀察團的領導應該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當局進行建設性接觸(如歐安組織常設理事會批准的SMM任務規定)。觀察團不應該對整個烏克蘭的侵犯人權和媒體自由的行為不聞不問,不應該忽視那些表明激進的民族主義、新納粹主義和許多歧視講俄語人口的案件的確鑿事實。


除此之外,烏克蘭的侵犯人權行為呈現出大規模和系統化的特點。有關國家語言、教育和原住民的歧視性法律被頒布,這些法律首先針對的是烏克蘭的俄語和數百萬講俄語的人口。


與此相反,我們看到歐安組織,包括其波蘭主席,直言不諱地玩弄烏克蘭當局,而後者則拒絕執行關鍵的明斯克條款--與頓巴斯進行直接對話。他們寧願用槍炮和轟炸的語言與生活在那裡的烏克蘭人交談。在公然破壞其義務的同時,基輔盡其所能削弱明斯克協議。


俄羅斯一直呼籲烏克蘭關注頓巴斯人民的願望,以及他們的合法願望,即講自己的母語,讓孩子們用母語接受教育,紀念那些解放他們土地的人,而不是那些在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站在希特勒一邊並殺害平民的人。但基輔不聽。


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烏克蘭狼狽為奸,無視對明斯克協議的破壞,而不是讓烏克蘭履行其義務。此外,北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軍事訓練員,鼓勵該地區的軍事化。基輔將其贊助者的這些行動解釋為在頓巴斯進行武裝挑釁的全權委託。


1月底至2月初,幾乎所有的烏克蘭最高級官員都宣佈拒絕執行《明斯克協議》。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在2月17日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證實了這一點。此後,接觸線沿線的局勢急劇惡化。有許多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射彈摧毀了平民的家園、學校和其他民用設施。不幸的是,出現了人員傷亡。全面的武裝行動(如2014-2015年的行動)有可能再次發生的巨大風險。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居民面臨著被基輔當局直接消滅的真正威脅。一股難民潮湧向我國。我們後來從我們的特別軍事行動中發現的文件中瞭解到,烏克蘭軍方在3月份就已經收到了對各共和國採取武裝行動的命令。這些文件的副本已經張貼在俄羅斯國防部的網站上。我們的特別行動打亂了這些計劃。


現在有一場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信息戰。西方媒體毫不猶豫地將烏克蘭武裝部隊和民族主義編隊在頓巴斯摧毀的設施說成是我們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的後果,從而複製了所謂對烏克蘭城市進行狂轟濫炸的假新聞。對信息空間的全面審查是在沒有任何企圖加以合理化的情況下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生活在西方國家的人要獲得關於軍事行動的客觀信息,並識別純粹的假消息—如俄羅斯所謂的轟炸馬里烏波爾婦產醫院,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試圖從SC平台上複製不真實的信息是我們西方同事有意的挑釁。


在這一點上,烏克蘭平民的主要威脅來自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武裝編隊,他們恐嚇他們的公民。存在著大規模侵犯人權的行為。民族主義者在學校和幼兒園旁邊部署坦克、大炮和多管火箭發射器,在屋頂上設立炮台,利用婦女和兒童作為掩護。


被俘虜的俄羅斯士兵會受到虐待狂的折磨。烏克蘭土匪將這些酷刑拍攝下來,而基輔政權則吹噓其炫耀性的殘酷。


很多罪犯被從監獄里釋放出來。基輔政權做出了一個惡毒的決定,將成千上萬的槍支(僅在基輔就有超過10,000件)發放給他們(天知道是誰)。掠奪者和強盜團伙在烏克蘭城市中橫行霸道。強盜們向平民開槍。


我們還注意到基輔政權大規模使用含磷射彈的情況,這是1980年聯合國非人道武器公約的第三議定書(the Third Protocol to 1980 UN Inhumane Weapons Convention)所禁止的。我已經談到了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的集束彈藥,也就是今天在頓涅茨克使用的集束彈藥。但由於某些原因,我的同事們似乎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

在這種情況下,歐安組織輪值主席應該對平民安全撤離戰鬥地區表現出迅速的政治支持—作為其優先事項之一,即援助受衝突影響的和平人口。烏克蘭人應該可以自由地從他們選擇的任何方向撤離。俄羅斯軍隊單方面下令為平民開放日常通道,但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這些通道。基輔並不回避對試圖離開城市的本國人進行威脅。


主席先生。


最近在3月11日,我們在安全理事會提出了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的問題。我將不再重復。我只想警告,如果含有危險菌株的生物材料最終落入烏克蘭激進分子手中,會有多麼危險,正如我們最近看到的,他們能夠對烏克蘭城市的和平居民進行最不人道的挑釁。我們還收到關於烏克蘭天然氣運輸設施可能遭到破壞的報告。此外,俄羅斯國防部得到消息,烏克蘭武裝編隊正在準備使用毒劑進行挑釁,指控俄羅斯使用化武。3月9日晚,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向佐洛切夫鎮Zolochev(位於哈爾科夫西Kharkov北部)運送了約80噸的氨水。3月10日,烏克蘭媒體開始傳播有關在化學襲擊中保護自己的方法的信息。毫無疑問,這可能會導致什麼結果。此外,我們的美國同事(正如我們從美國代表在安理會的發言中聽到的那樣),已經暗示了他們將為任何危險的發展指責誰。如果(上帝保佑)出現這種挑釁,不要說我們沒有警告你。


主席先生。


最後,請允許我呼籲歐安組織輪值主席不要讓歐安組織被毀掉。必須記住,本組織還處理其他關鍵問題,需要歐安組織成員密切關注。特別是和平和全面解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的衝突,歐安組織的明斯克小組在這方面發揮著主要作用。在目前情況下,歐安組織幾乎是全歐洲對話的唯一平台。有必要考慮到那些旨在破壞歐洲大陸所有國家利益的合作基礎和任何前景的行動的歷史後果。


謝謝你。 (18)


對外方面,最集中俄國情報單位(對外情報局SVR)的精華明明是聯合國俄方代表的一系列報告。俄方並無使用集束炸彈,然而烏克蘭軍隊已經針對頓涅茨克使用了集束炸彈一事證明了在此俄烏衝突中使用集束炸彈的則是烏克蘭軍隊


個案2: 馬里烏波爾劇院空襲


此篇最後的個案是,布林肯重視的另一事件,即「馬里烏波爾收容上千平民的劇院在2022年3月16日下午15時許被一架俄軍攻擊機轟炸造成了1200名死亡」一事。 反俄假信息來源都在起初早就暗示了已超過一千名死亡,並將之視為戰爭罪行。


俄羅斯軍隊週三對烏克蘭平民發動了新的破壞性攻擊,在人們排隊買麵包時向他們開槍,並轟炸了一個數百人避難的劇院。


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地方當局說,俄羅斯軍隊轟炸了一個劇院,可能有多達1200人在那裡避難。


馬里烏波爾市副市長謝爾蓋-奧爾洛夫告訴BBC,劇院內有1000至1200人。傷亡人數尚不清楚。


調查性新聞機構Bellingcat的記者克里斯托-格羅澤夫(Christo Grozev)說,有數百人在劇院裡避難。


他說:如果確認難民仍在裡面,這將可能是最嚴重的平民傷害事件,是無可爭議的戰爭罪。(19)


布林肯提到俄軍在馬里烏波爾摧毀公寓大廈、學校、醫院、關鍵基礎設施、民用車輛、購物中心和救護車,造成數以千計無辜平民傷亡,並特別提到該市婦產醫院和平民用作避難的劇院遭轟炸的事件。布林肯指,俄羅斯是否犯下戰爭罪,將會由法庭裁決;他未有提及會向哪個法庭提訴,但傳統上戰爭罪行的指控將交由國際刑事法院審理。(20)


結局是,俄國方面不但沒有轟炸該劇院,烏克蘭當局所聲稱的1200名,原來是被亞速營綁捆的200名平民,甚至都沒事。重點是馬里烏波爾市當局隨後撤回了對俄國的當初指控。


當地副市長週五告訴記者,有200多名平民從被炸毀的烏克蘭馬里烏波爾戲劇院被救出,沒有受到傷害,一名受傷的婦女已被送往醫院。基輔方面最初的說法是,在他們所稱的俄羅斯空襲中,可能有超過1,000人死亡。


烏克蘭媒體週三宣佈,位於該市主要廣場的戲劇院被俄羅斯空軍擊中,當時平民正在裡面避難。這一聲明在社交媒體上被西方人廣泛放大


然而,到了週四早上,報道轉而說這些平民幸存下來,外籍人士雜誌《基輔獨立報》的一名記者稱這是一個"奇跡"。


週五,副市長謝爾蓋-奧爾洛夫(Sergey Orlov)告訴人權觀察,到目前為止,有200多人被從廢墟中救出,沒有受到傷害,但有一名婦女因受傷而被送往醫院。當天早些時候,烏克蘭人權專員柳德米拉-傑尼索娃告訴記者,大約有1300名平民被困在裡面。


同時,市長Vadim Boychenko告訴BBC,戰鬥已經到達劇院所在的市中心。


週三,俄羅斯軍方在回應烏克蘭的指控時說,其飛機當天沒有在馬里烏波爾進行過任何地面攻擊,而且劇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在其目標名單上。


軍方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少將當時說:此前,從馬里烏波爾出來的難民得知,亞速營的納粹分子可能在劇院大樓里挾持平民,把上層樓作為射擊點。他補充說,他所描述的來自當地人的"可靠信息"表明,武裝分子可能已經炸毀了大樓,試圖將任何平民死亡的責任推給俄羅斯


俄羅斯稱馬里烏波爾是亞速營的據點,亞速營是臭名昭著的烏克蘭民兵組織,它使用武裝黨衛軍(Waffen-SS)的標誌和其他納粹德國的標誌作為其徽章。該市已被俄羅斯正規軍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軍隊包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是莫斯科在2月承認的獨立分離地區。 (21)


在此,重點是我們始終都沒有看到俄軍確實轟炸該劇院的任何影像(證據),而只看到無端指控以及片面斷定而已,無法排除相反的可能性。其實,這點(這一作為本身)已經指明了這是信息戰。市民需要看清由誰報導了,怎樣報導了,並達到了什麼樣的政治效果。


政宣的本質特徵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否定。

此外,俄軍空襲任何一個軍事目標時都有視頻記錄可尋的,幾乎都是在國防部內部直播的狀態,因此假信息的傳播者都清楚至少騙不了俄軍的


COMMENT

在戰爭開始的前一天,做出了決定,要消滅頓巴斯的俄語人口。在民族主義營隊的領導下,烏克蘭軍隊準備在2月25日開始在頓巴斯的軍事行動。
- 烏克蘭前總理米克拉·阿扎羅夫(Nikolay Azarov) (22)
總之,這兩大反俄假信息事件都是偽造罪惡的典型例子。不過,後者事件比前者更險惡,也到了幾乎嫁禍於人(亞速營對烏克蘭平民犯下罪惡並轉嫁罪惡)的嚴重地步。在目前進行的俄烏衝突中,此類反俄假信息不勝枚舉。最新的重要發現應該是,俄方在2022年3月24日發布了NED資助新納粹軍方的證據。 新納粹主義準軍事組織之一,艾達營 (Aidar Battalion)捨棄的盧甘斯克的基地內,俄方發現了NED資助編製,烏克蘭國防部出版的名為《俄烏戰爭參與者教程》Tutorial for Participants in Russian-Ukrainian War(2021年重印本)。

READ MORE:

US accused of funding neo-Nazis in Ukraine to fight Russia


Also READ:

俄羅斯重拳出擊 亞速營勢遭全殲


NOTES


1. https://www.rt.com, RT, (February 22, 2022) 'Details of new Donbass treaties emerge.' Available at https://www.rt.com/russia/550186-russia-donbass-cooperation-treaty/

2. https://www.rt.com, RT, (March 8, 2022) 'Zelensky ready for ‘compromises’ on Donbass and Crimea.' Available at https://www.rt.com/russia/551467-zelensky-donbass-republics-compromises/

3. https://news.yahoo.co.jp, ABEMA TIMES, (March 23, 2022) '細田衆院議長「ゼレンスキー閣下の勇敢な姿勢に敬意を表する」、山東参院議長「閣下、そして親愛なる日本の国会議員の皆さま、ともに頑張ってまいりましょう」.' Available at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4205982ba765840b1e7ad3c115ed29c420197dad

4. https://twitter.com, RT, (February 25, 2022) 'WAR CRIME' deployment of Grad rocket launchers in Kiev’s Shevchenko Square - Russia MoD.' Available at https://twitter.com/RT_com/status/1497199788936376326

5. https://hk.on.cc, 東方日報, (March 8, 2022) '神權美國.' Available at https://hk.on.cc/hk/bkn/cnt/commentary/20220308/bkn-20220308000446191-0308_00832_001.html

6. https://news.tvb.com, TVB, (March 14, 2022) '烏克蘭「亞速營」.' Available at https://news.tvb.com/programmes/globalview0001/622f399dc652e9cf46713086/0/烏克蘭亞速營

7. https://www.hk01.com, 香港01, (March 10, 2022) '烏克蘭・持續更新|普京:支持對撤出俄羅斯外企進行外部管理.' Available at https://www.hk01.com/即時國際/745059/烏克蘭-持續更新-普京-支持對撤出俄羅斯外企進行外部管理

8. https://twitter.com, @ZelenskyyUa, (March 10, 2022) 'Mariupol. Direct strike of Russian troops at the maternity hospital.' Available at URL

9. https://twitter.com, @BBCBreaking, (March 10, 2022) 'Russian strikes hit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ospital in Ukrainian city of Mariupol.' Available at https://twitter.com/BBCBreaking/status/1501593272887783427

10. https://twitter.com, @BorisJohnson, (March 10, 2022) 'There are few things more depraved than targeting the vulnerable and defenceless.' Available at https://twitter.com/BorisJohnson/status/1501598088850518019?cxt=HHwWhsC5lbHg39YpAAAA

11. https://twitter.com, @EuromaidanPress, (March 10, 2022) '17 people were injured, including hospital staff & mothers, in Russia's air strike on a maternity hospital in Mariupol on 9 March - Donetsk Oblast Administration Pavlo Kyrylenko.' Available at https://twitter.com/EuromaidanPress/status/1501730827725647880

12. https://www.theguardian.com, The Guardian, (March 10, 2022) 'Twitter removes Russian embassy tweet on Mariupol bomb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mar/10/twitter-removes-russian-embassy-tweet-on-mariupol-bombing

13. https://www.youtube.com, (March 11, 2022) 'Mariupol maternity hospital shelling fake?' Available a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C5n2D2IiQ

14. https://russiaun.ru, PERMANENT MISS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March 7, 2022) 'Statement and right of reply by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Vassily Nebenzia at UNSC briefing on the humanitarian situation in Ukraine.' Available at https://russiaun.ru/en/news/070322n

15. https://www.rusemb.org.uk,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Russia, (March 10, 2022) 'Debunked: Mariupol maternity hospital bomb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rusemb.org.uk/fnapr/7101

16. https://www.ndtv.com, NDTV, (March 11, 2022) 'Russia Says Mariupol Hospital Attack "Staged" By Ukra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ndtv.com/world-news/ukraine-russia-crisis-russia-says-mariupol-hospital-attack-staged-by-ukraine-2816202

17. https://www.bbc.com, BBC, (March 3, 2022) 'Anatomy of an attack: Is Russia using cluster bombs in Ukra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bbc.com/news/60591017

18. https://russiaun.ru, PERMANENT MISS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March 14, 2022) 'Statement by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Vassily Nebenzia at UNSC meeting "Briefing of OSCE Chairperson-in-Office".' Available at https://russiaun.ru/en/news/osce_140322

19. https://inews.co.uk, inews, (March 16, 2022) 'Ukraine war: Russian bombing hits Mariupol theatre where hundreds of people were sheltering.' Available at https://inews.co.uk/news/ukraine-war-russia-bomb-mariupol-theatre-hundreds-civilians-sheltering-1521311

20. https://hk.on.cc, 東方日報, (March 24, 2022) '美正式認定俄在烏犯戰爭罪 將提起訴.' Available at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324/bkn-20220324031034523-0324_00992_001.html

21. https://www.rt.com, RT, (March 18, 2022) 'Ukraine backtracks on Mariupol theater claims.' Available at https://www.rt.com/russia/552266-mariupol-theater-civilians-survived/

22. https://twitter.com, RT, (March 24, 2022) 'US accused of funding neo-Nazis in Ukraine to fight Russia.' Available at https://twitter.com/RT_com/status/1506677163755544585?cxt=HHwWkoC9jbq55egpAAAA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ur of fair use.

bottom of page